養豬專業戶:不宜盲目過多補欄
炎炎夏季,本是豬肉銷售傳統的淡季,價格理應便宜,但在今年豬肉價格卻一反常態節節走高。目前,在市區各大市場中,豬肉價格已經漲到每公斤32元左右,并創出近三年來的價格新高。
市區豬肉6月份開始漲價
昨日,記者走訪市區部分市場超市發現,豬肉價格普遍走高。
“這肉價漲得可真快。6月份的時候我買肉片還12元一斤,現在都已經是16塊錢一斤了,里脊肉現在已經漲到十七八塊了。”
“去年好點的精廋肉每斤一般賣13元,現在都賣十六七元。因為每斤豬肉進價上漲了2元。”五四市場一個肉攤老板昨日對記者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豬肉價格在經歷3至4月份的持續回落后,從5月底6月初開始上漲,豬排骨、豬精瘦肉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28.10元、33元。
市場銷量沒受多大影響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豬肉價格上漲對銷量并沒有明顯的影響。
五四市場的一家鮮豬肉經營戶說:“以前,一天賣‘半邊豬’不成問題。而現在,也就剩余10斤肉左右,畢竟夏季是肉類淡季。”但更多經營戶表示“銷量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面對豬肉價格的上漲,許多市民消費者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擔憂。
在五四市場一家雨潤冷鮮肉店內,正在買菜的劉女士說:“肉價是貴了點兒,不過夏季家里吃蔬菜居多,肉類消費不多。”
而在羊市街菜市場,正在選購豬排骨的楊女士說:“一斤肉漲個兩三元,對生活影響不大。”
市場供求關系是漲價原因
不過,肉價上漲,對于養豬戶而言卻是個好消息。邢臺縣養豬專業戶劉延峰養豬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今年他對豬肉的價格很有信心。
目前,劉延峰養殖一百多頭豬,對外批發的毛豬出售價格為17.20元/公斤,每頭毛豬可盈利300元左右。對于今年的豬肉價格上漲,劉延峰說出自己的觀點。
“自2011年豬肉價格上漲一次后,之后的三年很多養豬專業戶都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今年初,養殖戶每出欄一頭豬都要虧兩三百元,不少中小養殖戶虧損較大,紛紛下調養殖規模,甚至有養殖戶堅持不住倒閉退出市場了。不過,今年豬價升溫,給養殖行業帶來希望。”劉延峰說。
“供應緊張是造成目前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不過隨著氣溫逐漸走高,市民買肉的熱情可能會減少,建議一些養殖戶不要盲目追漲過多補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