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多“風雨”,豬肉市場卻昂首走向“牛市”。據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以來,深圳市豬肉價格持續走高,每500克(下同)平均上漲3元左右。不僅如此,豬肉價格還將持續半年的漲勢,明年一季度才有望回落。
夏季本應是豬肉消費淡季,但為什么今年豬肉價格卻逆市上漲?據價格認證中心分析,主要是因為豬肉供給減少。去年豬價大跌,導致養殖戶長時間虧損,農戶生豬養殖數量明顯下降,最終造成今年生豬供應不足。據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統計,6月份國內生豬存欄量較5月份減0.4%,較去年5月份減少10.0%;能繁母豬存欄較5月減少0.6%,較去年5月份減少14.8%。再加上熬了一年苦日子突然遇到好行情,養殖戶的惜售情緒漸濃,從而造成生豬供應更加緊張。另外,前段時間部分養殖區出現了疫情,生豬死亡情況嚴重,導致豬源數量進一步減少。除了供給減少,養豬成本上升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近年來消費者對豬肉的品質要求逐漸上升,食品安全監督力度加大,人工、飼料成本上漲也不斷提高,養豬成本便開始“節節高升”。
據悉,要抑制豬肉價格持續攀升,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增加生豬數量。但考慮到豬仔的生長時間,預計明年3月份生豬才能上市。假設養殖戶從今年5月份開始增加補欄,按照豬仔合計8個月的生長周期計算,當前豬源緊張的局面最快也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緩解,再加上國慶、春節等節日性消費拉動,在國家不投放儲備肉的情況下,預計明年一季度末豬肉價格才可能見頂回落。
生豬到貨價從3月下旬的每500克6.40元漲至7月下旬的9.75元,漲幅52.3%;白條肉批發價從8.10元漲至11.80元,漲幅45.7%
豬肉零售均價從14.37元漲至17.15元,漲幅19.35%。與去年同期相比,生豬到貨價上漲29.6%,白條肉批發價上漲25.6%,豬肉零售均價上漲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