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物價局消息,自6月1日12時起,黃、渤海進入一年一度的伏季休漁期,在此期間威海市水產品市場上新鮮野生的海魚上市量逐漸減少,冷凍海魚和養殖的海魚銷售量日趨上升,部分海魚的價格也隨之上揚。但是,休漁期間雖然新鮮海魚數量大減,市民卻不用擔心吃不到海魚,威海海鮮市場整體供貨量依然充足。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休漁期來臨之前,許多水產品經銷商早就做好了應對休漁期的準備工作,大量收購儲備了質量較好的刀魚、鲅魚、偏口魚、小黃花等,以備在休漁時市場之需。同時,本地和南方海產品養殖戶養殖的鮮魚在此期間大量上市,尤其是福建產的鱸魚、黃魚、加吉魚豐富了我市水產品市場。此外,比鄰中國的朝鮮在我國休漁期間把在本國領海捕撈到的新鮮海魚通過丹東港出口到威海,現在交通快捷便利,威海市民吃到一海之隔的外國鮮魚不再是天方夜譚。
在剛剛結束的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威海市水產品市場海魚就貨足價穩。其中:南方冷凍的大帶魚價格一般為18-20元/斤,新鮮大牙鲆魚為45-50元/斤,新鮮大鲅魚為18-20元/斤,冷凍的大鯧魚為80-90元/斤,冷凍的小黃花魚為12-14元/斤,南方養殖的大黃花魚為18-20元/斤,養殖的加吉魚為17-18元/斤,養殖的鱸魚為10-12元/斤,以上主要品種價格較為穩定,與節前基本持平。另外,市民大都喜歡的貝類海鮮花蛤、海螺、蟶子、鳥貝、扇貝等不受休漁期的限制,節日期間銷售量較大,由于貨源充足,其價格也較為穩定。
環翠區物價局預計,節后一周內本地水產品市場受銷售量影響會出現價格下降的趨勢,但下降的幅度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