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東北市場主流收購價在7.2--7.4,遼寧好的良種豬可達7.5元/斤。北京和天津近幾日價格上漲較快,天津收購價已經逼近8元,成為北方市場的領頭羊。河北和河南豬價略高于東北,略低于北京市場,河北主流收購價在7.6--7.7,而河南在7.5左右。西南地區豬價高位運行,但近十天上漲空間很有限,四川德康和四川溫氏出欄價在7.8元,牽制著四川整體破8。華南市場 廣西、廣東、福建都是在8元以下徘徊。全國均價唯一破8地區是在上海,而浙江地區收購價也在8元左右。
當然,南方豬價也很蹊蹺,整個六月基本沒有很大變化,前半月還有少幅下跌,我們認為在南方,溫氏的體量很大,但廣西溫氏和廣東溫氏價格一直處于穩定,這影響了南方的整體高度,雖然廣東、福建很多地區有網友賣到8元以上的價格,但溫氏不破8意味著整個廣東都還沒破8。
整體來看,豬價過高與豬肉價格上漲難形成高度博弈,雖然西南、華南地區豬價已經高度接近8元,但豬肉價格及其消費情況限制生豬價格進一步上漲,當豬價漲到屠宰企業難以承受的時候,可能會停止下來。
反觀北方市場,我們認為養豬人的信心對豬價上漲影響很大,一旦遇到屠宰場壓價,養殖戶就會壓欄等價,由于大家集體看好后市,并不著急出欄,給屠宰場造成了很大的采購壓力。前幾天,我們調查端午節,70%以上的養豬人認為可能上漲,并且認為上漲幅度在5毛以上,,雖然大家的愿望不一定能夠實現,但更透漏了養豬人的信心。
源于生豬產能減少而帶動的豬價持續上漲,養殖效益也持續好轉,但這種“好”行情并未在飼料企業、原料市場得到傳導體現,特別是豆粕市場。今年僅2月春節前后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隨后價格自3100元/噸的高位跌至目前的2500元/噸的歷史低點。雖說昨日跟隨美豆小幅反彈了這么一小下,但整體趨勢依舊偏空。拋開豆粕的飼用消費需求受限的影響因素,龐大的供應量及美豆外盤的大幅走低也是壓制國內豆粕市場的另外兩座大山。下面小編將從:供應、需求及國際方面來分析一下如此低迷的豆粕市場。
全國外三元豬糧比昨日6.34:1,今日6.30:1,與昨日相比微幅下調。今日飼料原料價(元/噸)
[玉米]:全國均價2429.03上海2500天津2360重慶2595廣東2535福建2584.91浙江2600江蘇2435山東2305.82遼寧2387.75江西2639四川2498.75陜西2280湖北2512.5河南2260.97河北2295.15山西2272.53內蒙古2375吉林2332.5黑龍江2226.88安徽2422湖南2670廣西2566海南2610云南2380甘肅2300新疆2210(以上價格均以換算成水分含量為15%以下的標準玉米)
[豆粕]:全國均價2769.33北京2510上海2570天津2510重慶2695廣東2695.56福建2656浙江2570江蘇2633.75山東2638.7遼寧2604.8江西2655四川3100.83陜西2740湖北2764河南2816.31河北2766.52山西2814.31內蒙古3000吉林2840黑龍江3153.75安徽2731.31湖南2732廣西2613.33海南2760云南3117.5甘肅3050新疆3300(以上價格均為蛋白含量為43%的豆粕)
這幾日豬市整體的走勢還是向上的,這讓養豬人得到欣慰。一些地區的養殖戶仍然感受到“逢節必降”的規律,當然降幅不大,幅度在0.2-0.3元/斤,豬業人士也明白,這種下降是不可持續的。一些高價地區,豬價上漲動力不足,會有震蕩調整的時期,短暫回調的局面也是正常現象。豬價回調現象多出現在南方地區、豬價高的地區,端午節前南方地區奔8元/斤的可能性比較小,到達這個價位有困難。北方各省均價向7.5元/斤靠攏,7.5元/斤是不少養殖戶出欄的心理價位,特別是前期壓欄,準備在端午節前出欄的養殖戶。豬不大的養殖戶還是抱有惜售的情緒的,這類養殖戶可以拖,但壓欄的這些養殖戶有的已經拖了不短時間了,等不及了,在節前還是出欄比較理智。每到一個養殖戶出欄的心理價位,豬價總是要停頓下,整頓下的。希望養殖戶做好出欄計劃。近期,全國溫度繼續高升,豬群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適當出欄還是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