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雨天推高菜價,昨日禪城區各主要市場的葉菜和瓜類普遍較一周前漲價2~3成。同樣漲價的還有魚鮮,部分市場的鯽魚和花甲漲了2~4元/公斤。菜價高企之下,精明街坊如何應對,昨日記者走訪了禪城幾個主要菜市場了解情況。
昨日上午雨水再次造訪佛山,禪城普君市場比往日要冷清一些。對比上周日,昨日葉菜和瓜類價格均上漲不少。上周日普遍標價5元/公斤的菜心和枸杞昨日賣6~8元/公斤,而香麥菜和番薯葉也從3元/公斤漲至4元/公斤。絲瓜、節瓜和白瓜等當季家常瓜菜供應充足,但部分價格還是漲了。節瓜、白瓜和青瓜普遍賣到4元/公斤以上,較上周日再漲了1元/公斤。禪城山紫、同濟市場的菜心價格從9~10元/公斤漲至10~12元/公斤。5月以來價格較高的絲瓜則沒有跟風漲價,維持在6~10元/公斤。
蔬菜區漲聲一片,而魚鮮區部分品種價格同樣見漲。昨日,禪城南堤市場約0.5公斤重的鯽魚從上周日的20元/公斤漲至24元/公斤,花甲從14元/公斤漲至16元/公斤,而沙蝦也賣到64元/公斤,同濟、山紫市場的魚鮮價則比較平穩。
在普君市場魚鮮區,低價魚類唱主角。在一個多寶魚攤位前,數名街坊排隊打包付款。原來,這里的小多寶魚賣18元/條,較體形較大且一公斤賣58元的多寶魚要便宜不少。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有魚攤將黃骨魚、鱸魚和鯽魚等撈起放在地上低價出售。這些魚大多已經不動了,而單價比鮮活的游水魚要便宜一半。來自桂城平洲的魚販周先生向街坊推銷,“剛剛從水里撈出來的,這幾天下雨,魚缺氧,養不久。”正在挑魚的老街坊郭姨也搭話,“前幾天買了條新鮮魚,回到家就不活了,這種魚更劃算。”
夏季市民口味相對清淡,而肉類消費開始下降。臨近中午,南堤市場幾個肉攤上都有不少剩余的豬肉,有攤主趁機降價促銷,“瘦肉剛剛還賣16元/斤,現在14元/斤,這么劃算多買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