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小麥市場供需寬松且政策支撐力度減弱的背景下,預計今年夏收小麥“政策市”氛圍將較濃厚,市場機會狹小。
國內面粉消費需求步入淡季,加之麩皮行情持續低迷,加大面粉企業生存壓力,“供增需弱”格局下繼續擠壓小麥市場空間,麥價重心有所下移,呈現底部弱勢震蕩格局。隨著國內主產區新小麥步入產量和質量形成關鍵期,天氣因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截至4月下旬,安徽地區三等混合小麥收購均價2388.4元/噸,出庫均價2431.2元/噸;4月22日,河北石家莊制粉企業小麥收購價為2580元/噸,山東濟南2550元/噸,江蘇徐州2540元/噸,安徽宿州2520元/噸,河南鄭州258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中等普通白小麥進廠價 2565元/噸,山東濟南地區254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2590元/噸。
當前面粉加工企業降低自身小麥庫存,拉長小麥采購周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和資金占用成本。截至4月下旬,特一級小麥粉與三等白小麥均 價的價差已由3月初的 740~750元/噸擴大為790~800元/噸。北京地區特一面粉出廠價3180元/噸,浙江杭州地區特一面粉批發價 3440元/噸,廣東廣州地區特一面粉批發價3380元/噸。
用糧企業階段性采購補充低位庫存,影響臨儲小麥周度成交數量,并非終端需求提振。從4月份以來的3次國家臨儲小麥拍賣成交情況來看,其周度成交數量處于年內低位,4月份3次臨儲小麥拍賣周度成交量為20萬~25萬噸。截至4月下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1975萬~2075萬噸,其中江蘇330.4萬噸,安徽573.1萬噸,河南971.8萬噸,湖北150.2萬噸。
海關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小麥進口15.22萬噸,環比上升2.2萬噸,也是今年以來最高月度進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3月份小麥進口量減少38.68萬噸,減幅為71.75%。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小麥35.6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