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廣東人有祭拜祖先、出行踏青、觀花賞柳的習俗。上個周末,市民迎來春節后的第一個小長假——清明節。記者走訪番禺區內多家市場發現,與清明搭邊的水果、鮮花等開始俏銷,價格普遍較去年同期略有上漲。不過,大多數市民對此反應平淡,基本上都是不講價就購買了。
水果在市場上走俏
清明節期間,記者在番禺區內一些水果市場了解到,清明時節,水果在市場上異常走俏,包括蘋果、香蕉、梨等“大路水果”批發價紛紛上漲,獼猴桃、蜜桔、榴蓮等特色水果漲幅更高。
在洛溪新城一處水果市場上,一家水果店主告訴記者,水果漲價已經有一周時間了。“蘋果、梨、香蕉這些常見品種略有漲價,比如優質的紅富士蘋果,由于批發價高的原因,零售價每500g一般都在9元以上,而普通的紅富士則多在7元以上。相比上一年,估計上漲了1元左右。”事實上,比較貴的還是一些新奇特的水果,比如獼猴桃、火龍果、榴蓮之類的。像市場上走俏的紅心火龍果,前一段時間賣10元三個,這幾天則20元三個,個頭還比較小。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各種水果紛紛漲價,主要是受清明節到來的影響。中國人傳統的觀念里,祭掃時要給逝者貢些水果,蘋果、梨、香蕉這“老三樣”一到這時候就賣得格外好。而隨著水果品種的愈加豐富,現在很多人祭掃時也會選擇提子、西瓜、火龍果等品種,市場需求的增大帶動了這些品種的旺銷,價格也跟著上漲。
不過,有水果店主也表示,雖然水果漲價與節日不無關系,但更多的還是由市場整體的供需關系決定的。比如受天氣的影響、人力成本的增加及倉儲運輸費用大幅提高,水果的價格適當漲價也是自然不過了。
鮮花漲價銷路不減
用鮮花祭祀逝者,既高雅又時尚,而且還能美化環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種方式。昨日,記者在走訪番禺區內花卉市場時發現,很多鮮花店門口都擺起了一桶一桶的黃菊花、白菊花,以及花色繁多的各種絹花、塑料質地的松柏樹等。由于正值清明時節,所以不時有市民前來咨詢購買。
據了解,一把10支的黃菊花已由前期的每把15元漲到了20元,白菊花也由原來的18元漲至20元。一盆素色絹花18元,一棵塑料質地的松柏樹80-120元不等。銷售人員表示,4月份開始,祭祀用的素色系鮮花的銷售比較火;相對鮮花來說,今年清明掃墓,市民似乎也流行買絹花和松柏樹。
“去年,最高時一把黃菊花也就10元,現在我們的進價都已經是15元了,為了防止價格再漲,我們今天準備了很多貨。”洛溪新城一鮮花店的老板說,上個周日一天,她的花店就賣出了幾百把菊花。
在另一花店里,工作人員更是別出心裁,將各種的花卉進行簡單搭配,湊成一束鮮花,比如每束鮮花有菊花、康乃馨、劍蘭、百合等花卉品種。這樣的束花既美觀又時尚,售價每束都要20元以上,但依然受到眾多市民的青睞。
市場上,正要買束花的陳女士說,掃墓還是用花好,又環保又美觀,清明節鮮花漲價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感覺一下從15元漲到20元,漲幅有點太大。當然,一年才一次,自己也不會太過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