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間,由于新鮮海魚難得一見,灘涂貝類備受市民的青睞。7月1日,記者在小觀鎮五壘島淺海灘涂區了解到,今年本地沙蛤個頭大、肉質肥美,賣相非常好,不僅受到本地消費者的追捧,還外銷至煙臺、大連等地,個大的沙蛤最高收購價每斤6元左右。
兩小時撈回兩三千斤
7月1日早晨7時許,在小觀鎮五壘島灣灘涂區的沙地上,20余輛廂式貨車排成兩排停在一邊準備開秤收購,而不遠處的淺海灘涂里,幾十艘漁船正由遠而近,隨著馬達聲越來越清晰,漁船逐漸向岸邊靠近。
10分鐘左右,一艘漁船搶先駛向岸邊,等候在岸上的一臺50馬力拖拉機帶著五米多長的拖斗跟著駛向海里,與打撈漁船并排而停,船員擺正好漁船位置便開始卸貨。“早上3點半就出海下網了,20分鐘就能撈上來一網,大概有五六百斤,一艘船兩個小時撈上來五六網,基本上是兩三千斤。”船員王留欣告訴記者,五壘島灣屬于沙質灘涂,連接網具的鐵耙放入海水中后,隨著打撈漁船在海中前進,鐵耙將沙蛤和沙子卷入網具中,沙子隨海水流出網具,沙蛤留在網內,不需要清洗,打撈沙蛤非常簡單。
記者在現場看到,打撈漁船上堆滿了裝滿沙蛤的編織袋,每個編織袋都被塞得滿滿當當,重約七八十斤,編織袋分成兩種顏色,船員往下搬時還將其分開堆放。王留欣介紹,沙蛤打撈上船后,各家灘涂產出的沙蛤大小不一,他們用網篩進行篩選,區分成大小兩種規格,用不同顏色的編織袋來區分。
隨著打撈船只陸續靠岸卸貨,原本安靜的灘涂逐漸熱鬧起來。承包灘涂的楊留華打撈漁船是最晚上岸的,8時40分,他的4艘打撈漁船相繼靠岸卸貨,拖拉機載著船員們打撈回來的80多袋沙蛤直奔收購區。“我承包的灘涂離岸比較遠,打撈船在海里來回就要行駛1個半小時,回來卸貨自然就比較晚。”楊留華邊說邊跳上拖拉機,隨其到收購區開秤售貨。
個大肉肥價格上漲
“我要8包小的,6包大的。”“我這邊再加兩包大的。”拖拉機剛到收購區,收購商們便圍上來向楊留華要貨。船員們則根據收購商的需要搬運編織袋,楊留華忙著稱重計數。
“這沙蛤個頭真大,賣相不錯,到市場上不用兩個小時肯定就被搶光了。”收購商顧春堂打開一袋后,粗略查看了一下沙蛤質量,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隨即將編織袋包裝好。
據楊留華講,現在打撈的沙蛤都是兩三年生的,30個一斤的沙蛤收購價每斤3.6元,比去年大約漲了6毛,個頭再大一點的每斤收購價6元左右。今年沙蛤產量不是很多,但是個頭比往年大,肉質也更肥嫩鮮美,因此收購價格上漲。
周邊城市收購商搶貨
五壘島灣灘涂區域內的沙蛤口感非常好,以小觀沙蛤而聞名,深受本地消費者的認可。“我主要向榮成送貨,也有向文登本地送貨的。”本地收購商楊忠杰說。
不僅本地收購商提前等候搶貨,外地收購商也來爭奪市場。昨日,記者在五壘島灣收購區看到,前來收購的貨車大部分都是煙臺牌照。“周一周二市場需貨量相對來說比較少,我今天準備收購40包,周五周六進貨量要大,一般要70多包,大概6000斤。煙臺沙蛤比較少,無法滿足需求,特別是煙臺市場最認小觀蛤。”顧春堂說,一車小觀沙蛤拉到批發市場上,常常不到兩小時就被搶光了。
除了銷往煙臺,大連也是本地沙蛤的外銷市場之一。“我收購2000斤送往大連市場。”本地收購商王術澤邊說,邊向編織袋里撒冰塊。“長途運輸保鮮很重要,冰塊能夠保證沙蛤新鮮度。”王術澤說。
休漁后沙蛤銷量大增
自6月1日休漁以來,貝類產品銷量增加。“現在休漁,哪都沒有新鮮魚,買點沙蛤吧,小觀沙蛤口感好,五塊錢一斤。”7月1日中午,河南水產市場上一家海鮮銷售攤主蔡女士正忙著為顧客稱重。“今年沙蛤價格貴但銷量卻不少,本地沙蛤尤其暢銷,燒烤用、自家吃都不錯。”蔡女士說,休漁前,她的攤位一天出售沙蛤七八十斤,休漁后銷量基本每天穩定在150斤。
灘涂承包人王燕波告訴記者,休漁前,收購商預訂量基本在每天50多包,大約4000多斤,而休漁后每天大約七八十包。
“一般每天早晨出海,但是最近銷量看漲,不少收購商趕著第二天早上到市場批發,要求下午出貨,因此有時下午1點左右,還要組織船出海。”楊留華說,伏季休漁后,每天二次出海的次數增加。據統計,目前,僅五壘島灣灘涂區每天出貨量就達到8萬斤,比休漁前增加了兩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