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創歷史新高,蘋果整體供大于求,蘋果價格走低。那么,今年國產蘋果的產量和價格預期如何?日前,有關專家對本季國產蘋果做出了預測。
據報道,今年上半年膠東、遼寧和河北中北部等蘋果產區受到干旱天氣的影響,預計將減產20%左右。不過從全國的產量來看,今年的蘋果總產量不會少于去年。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分析,雖然今年環渤海灣的蘋果產區受干旱天氣的影響產量下降,不過我國西部蘋果產區的蘋果產量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所以今年國產蘋果的預計產量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上升。去年,我國蘋果總產量為4388萬噸,國產蘋果市場表現為供大于求。據預測,今年國產蘋果供大于求的形式仍將持續。
價格方面,近年來國產蘋果的價格一直是穩中有降,持續走低。專家預計,今年普通蘋果的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不過部分精品蘋果、功能性蘋果的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甚至高于往年。去年,山東蓬萊的精品紅富士、陜西洛川優質蘋果、遼寧興城的SOD富士蘋果均買出了5~6元/斤的高價。隨著消費者對營養和保健的追求,高端精品蘋果、功能性蘋果的市場價格將越來越高,并且會受到市場的追捧;而低端蘋果的價格將越來越低,國產蘋果價格的兩極分化現象將越來越明顯。
目前,面對國內蘋果市場的銷售壓力,專家認為蘋果種植應加強中后期管理,提高果品品質。首先,果農應從提高蘋果的品質入手。沒有品質就沒有品牌,沒有品質也沒有市場信譽度,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準入的資格,總之沒有品質也就沒有市場生存空間,品質和品牌永遠是果品生存和發展的兩大關鍵因素。另外,果農也應改變傳統思維、順應潮流,充分利用互聯網了解和掌握行業信息,以應對市場變化。對于已有的一些區域品牌蘋果,還應該進行大力宣傳,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在新蘋果大量上市時應順價、順市銷售,最大限度的保證蘋果的收益。同時,還要進一步規范蘋果的市場秩序,建立完善的營銷體系,特別是將線上和線下結合進行銷售。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這一嶄新的模式,把線上線下的文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