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雖然晴熱天氣時不時還會來侵襲一下,但畢竟到了夏天的尾巴,涼爽的秋意擋也擋不住。高溫消退了,禾城的菜價卻“高燒不退”,并且隨著國慶、中秋“雙節”臨近,很可能還會堅挺一段時間。
“最近只能吃吃白蘿卜,花菜、芹菜都快漲到6塊一斤了。”在市區三水灣農貿市場,市民陳女士向記者吐槽。按理說,天氣涼快了,氣溫適宜蔬菜生長,菜價應該比7、8月份便宜一些,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記者在菜場內轉了一圈,從多位攤主那里了解到,“5元菜”不在少數,甚至還有“7元菜”。
“花菜5塊6一斤,芹菜5塊3一斤。”一位攤主說。另外,像生菜、蒜苗這些品種,也要賣到5塊多一斤,西蘭花、四季豆、小蔥、山藥等蔬菜更是身居“貴族”之列,售價在每斤7元以上。
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9月4日對市區三水灣、荷花堤、吉水等幾家農貿市場蔬菜價格的監測數據顯示,被監測的25種蔬菜簡單平均價為每斤4.78元,與8月24日相比差不多,每斤上漲0.04元,但高于8月4日每斤4.53元的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也略有上漲。
天氣雖轉涼,但禾城菜價的“高燒”還沒有消退下去,原因何在?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從市場經營戶、蔬菜種植戶那里了解到,這段時間,本地露天生長的苦瓜、長豆、茄子、番茄等處于換茬期,產量下降,供給減少,身價自然抬升;近段時間雨水較少,影響了本地蔬菜的生長;而隨著大中小學校陸續開學,市場需求得到提振。
不過外地來禾的客菜價格相對親民,白蘿卜零售價每斤2元左右,大白菜、土豆每斤均為2.8元左右,包心菜每斤2.5元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外地菜多為大棚種植,供應充足,氣溫下降反而有利于蔬菜批量運輸。
菜價堅挺,“豬老二”的價格相對穩定。最近精瘦肉的價格在每斤18元左右,肋條肉、后腿肉的價格為每斤15元左右,與前期相比沒有大的變化和波動。
雞蛋價格則稍微貴了一些,不少地方稱“火箭蛋”又回來了。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看,8月21日至30日間,散裝鮮雞蛋價格達10.77元/公斤,7月1日至10日散裝鮮雞蛋價格僅為8.27元/公斤。這意味著,在近兩個月時間里,雞蛋價格大漲了約30%。市場反映也的確如此。記者從市場經營戶那里了解到,雞蛋價格的上漲主要受消費旺季、產蛋雞存欄量維持低位及飼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
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預測,接下來隨著國慶、中秋“雙節”來臨,受節日效應影響,菜價仍會在高位運行,豬肉價格有反彈的可能,雞蛋價格或迎來沖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