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量農藥化肥威脅土壤健康
■完善耕地土壤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河北是全國的糧食大省、蔬菜大省。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段玲玲介紹,過去10年,化肥和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促進糧食和農業穩產、高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分析,化肥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農藥每年挽回的農作物總產量損失達30%~40%。然而,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使農業生產成本增加,生態環境也亮起了“紅燈”。近年來,河北化肥利用率大約35%,農藥利用率約3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農藥、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
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還增加了環境污染風險,導致耕地板結、土壤酸化、肥力下降。而農藥使用量大、施藥方法不科學,帶來的則是農產品殘留超標、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2015年開始,河北省啟動了“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當年,河北全省化肥使用量為335.49(折純)萬噸,比2014年335.61萬噸減少了0.12萬噸,實現了負增長。全省農藥使用量為4.138萬噸,與前3年平均值4.17萬噸基本持平。
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為農用地尤其是耕地環境保護帶來了新契機。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楊智明介紹說:“首次國家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河北省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耕地輕微、輕、中、重度點位超標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優先保護好耕地至關重要。”因此,在《河北省“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凈土行動”工作方案)中,河北省提出了完善耕地土壤環境保護的措施,將保護耕地作為重中之重進行了部署安排。
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正是保護耕地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河北“凈土行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現代植保機械,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和綠肥種植,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肥料,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廢物直接用作肥料。要落實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工作目標,到2018年,農藥利用率達到38%以上;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要提高到40%。
推廣4種技術模式
■環保施肥實現減量增效
農作物種類不同,施肥需求也不同。河北省農業廳土肥總站站長王賀軍介紹說:“減少化肥使用量,河北主要推廣了4種技術模式:一是精準施肥,根據區域土壤條件確定單位面積施肥限量標準,減少盲目施肥行為。二是調整化肥使用結構,推廣高效新型肥料。三是改進施肥方式,推廣機械深施、葉面噴施等方式。四是有機肥替代,提升耕地基礎地力。”
精準施肥、高效施肥,河北省持續推進配方施肥,為土壤提供科學的營養配餐。2016年,河北省共計發布省級指導配方11個、市縣區域配方1360個、個性化精準配方15.1萬個,配方施肥面積達到9079萬畝,實現了由配方施肥向施配方肥的轉變。
機械施肥可減少肥料損耗,降低肥料用量。2016年河北機械化施肥面積達5082萬畝,占播種面積的54.06%。在改進施肥方式上,河北還推廣了灌溉施肥一體化技術。目前,全省蔬菜、糧食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面積達234.7萬畝,畝均節肥20%~30%,化肥利用率可提高到45%以上。
在有機肥多元化替代化肥方面,河北重點推廣了畜禽糞便資源化處理、秸稈還田替代化肥等技術。2016年全省推廣有機肥替代面積1903萬畝,秸稈還田面積5904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
“去年,河北共安排資金8.53億元,組織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耕地質量保護提升、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玉米一噴多效等重點項目,建立起了多個高標準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核心示范區和樣板田,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段玲玲介紹說,2016年,河北全省化肥使用量同比減少3.71萬噸,實現了連續兩年負增長。
據了解,今年河北將力爭全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9000萬畝次以上,化肥使用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
“綠色植保”理念深入人心
■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在農藥減量增效方面,河北主要采取了4方面措施,一是控制病蟲害發生,達到少用藥目的。二是替代措施,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用大中型高效藥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減少農藥流失和浪費。三是精準科學施藥,對癥適時適量用藥。四是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河北省農業廳植保植檢站站長安沫平介紹說。
在農藥減量增效實踐中,河北通過集成糧食、蔬菜、果品等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全程防控技術模式,實施全程減量控害。前期預防為主,實施土壤和種子處理。中期精準用藥,不達防治指標不用藥。關鍵期復合用藥,推廣“一噴多省”,減少用藥。截至目前,河北初步實現了農藥施用減量控害全程化,全省建立了66個十萬畝全程防控示范基地,示范面積達到了660萬畝。
河北還優化組合生物、理化、生態等各類防控技術,實現農業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在生物防控方面,重點推廣以蟲治蟲、以菌治菌、以菌治蟲。在理化誘控方面,推廣色誘、性誘、光誘、食誘技術,減少病蟲發生數量。在生態調控方面,精選品種,實行輪作倒茬,清潔田園,營造抑制病蟲發生的生態環境。2016年,河北建設綠色防控基地1210個,面積達4016萬畝。其中,應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煙)粉虱,可減少殺蟲劑類農藥使用量80%,應用熊蜂授粉技術代替激素醮花保果,可減少蘸花激素用量90%。
此外,河北還推進統防統治專業化來減少農業用藥量。2016年河北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發展到6121家,有高效施藥機械8912臺(套),日作業能力達到625萬畝,開展統防統治8898萬畝次。統防統治示范區平均防治效果達90%以上,減少防治次數1~2次,用藥量減少20%~30%。
經過兩年的推廣實踐,“綠色植保”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這也帶動了農藥使用量出現拐點。2016年,河北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了0.091萬噸,首次實現了負增長。
安沫平介紹說,2017年,河北將繼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工作,力爭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8%以上,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到27%以上,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37%以上。
全面防控農藥使用帶來的環境危害,河北省“凈土行動”工作方案還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探索實施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制度,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和處理處置體系建設。今年年底前,河北省各市要選取一個產糧大縣,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貯存和處理處置體系試點;2020年底前,河北省試點規模將擴大到30個產糧(油)大縣和所有蔬菜產業重點縣及果品產業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