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來,蘭州出現持續高溫天氣,“燒烤”模式之下,市民對瓜果的需求量大增。日前,蘭州晨報記者走訪發現,隨著皋蘭縣忠和、水阜等地的西瓜成熟,蘭州市區地產西瓜大量上市,此前一直“堅挺”的西瓜價格開始下降,部分區域西瓜價格已降至每斤0.5元。
不過,由于今年蘭州市房管、城管等部門將地產瓜果臨時銷售點位設置到居民小區內,不少瓜農擔心小區內顧客稀少且物業、門衛阻擋,為了加快銷售而在人流較多的路口“打游擊”賣瓜。
地產瓜果大量上市
蘭州市區西瓜價格逐漸下跌
進入伏天以來,蘭州市區開啟了“燒烤”模式,持續高溫之下,市民對瓜果的需求量增加。好在每年7月中旬開始,皋蘭等地的西瓜也進入成熟季節,新鮮味美的地產西瓜開始上市。
伴隨著地產西瓜大量上市,此前一直堅挺的西瓜價格逐漸下降。記者在城關區、安寧區眾多水果店、菜市場走訪發現,皋蘭縣忠和鎮、水阜鎮等地出產的西瓜價格絕大部分已經降至每斤1元。此前每斤1.5元甚至更高的靖遠縣出產的京欣西瓜也降至每斤1.3元,個別攤位的京欣西瓜價格甚至也降至每斤1元。
在五泉廣場附近的力行新村早市,每天上午來此賣瓜的攤販多達十幾家,西瓜價格更是低至每斤0.5元,吸引了早市上大量的市民前來購買。
臨時售瓜點設置在居民小區
瓜農擔心銷量沿街“打游擊”
盡管地產瓜果大量上市,但許多市民卻發現,要想吃到味美價廉的西瓜并不容易。記者近兩日走訪發現,往年人流較為密集的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并沒有地產瓜果臨時銷售點位,白天上班時段在大街小巷很難見到賣瓜的小貨車。
在安寧區天合溪園小區內,開著農用三輪車賣瓜的薛師傅告訴記者,他家在皋蘭縣忠和鎮薛家灣村,今年種了4畝多西瓜,產量約有3萬斤。薛師傅說,往年他都是在安寧區洄水灣的臨時銷售點位上賣瓜,但今年蘭州市的地產瓜果臨時銷售點位全部劃到居民小區內,且安寧區僅有7處點位,他向城管部門遞交申請后被批準到天合溪園小區賣瓜。但由于小區內客流稀少,進入小區4天來每日賣掉的西瓜還不到1000斤。“每天半夜回家摘好,早上10點后到小區來賣,人太少了根本賣不動。”
就在記者與薛師傅攀談時,該小區一位物業管理人員前來要求薛師傅出示城管部門開具的證明。該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薛師傅和另一位瓜農在小區設置攤點后,已有數位業主因停放摩托車不便而投訴,要求取消攤點。
記者走訪發現,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19日下午,一輛三輪車停在城關區市政大坡中段的人行道上,裝滿西瓜的車廂被篷布遮擋得嚴嚴實實,西瓜的主人則靠在墻根下納涼。這位瓜農姓薛,來自忠和鎮六合村。他告訴記者,今年他獲批的臨時賣瓜攤位在鐵路局附近一小區,“小區里面人少不說,保安還經常不讓進,停路邊城管又不讓賣。”薛師傅說,往年他的賣瓜攤位在鐵路局西側的和政路上,但今年城管執法人員頻繁巡邏,只得四處“打游擊”。
即便是在市政大坡,薛師傅在白天上班時段仍然不敢開售,“只能等到晚上六七點以后再賣。”薛師傅告訴記者,他家今年總共種了5畝多西瓜,產量預計超過4萬斤,為了加快銷售,從17日開始,他的西瓜價格已降至每斤0.8元。但即便降價,進城賣瓜近一周時間也只賣出去4000斤,“往年西瓜價格還在1元的時候,4萬斤瓜就已經賣得差不多了,現在只能撿大的摘了來賣,個頭小的有些已經爛在地里了。”
記者連續3天走訪發現,為了加快銷量,在城關區中山林等路段,每天19時后,多位瓜農開車到路邊賣瓜,價格也悄然降至每斤0.8元。瓜農們呼吁城管等部門開放更多臨時銷售攤點,以確保盡快賣掉西瓜,也讓廣大市民就近吃上便宜好吃的地產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