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發現,近期深圳的“菜籃子”輕了不少,尤其是蔬菜類,不僅整體價格實惠,不少貴價蔬菜也變得親民起來,市民可以選擇的蔬菜品類變得更加豐富。
深圳蔬菜價格連降六月
經常到福田農批市場買菜的張阿姨告訴記者,最近蔬菜確實比較實惠,前段時間要1.8元-2元一斤的京包菜,最近都只要1.5元每斤左右;皇帝菜、菜花、黃秋葵、西生菜等蔬菜價格也有比較明顯的下跌。
事實上,深圳市場蔬菜價格下跌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相關數據顯示,天氣漸熱,本地蔬菜集中上市,供應增加,蔬菜價格連降六月,累計降幅22.9%。在監測的34種蔬菜中,有17種蔬菜價格下跌,其中苦瓜跌幅最大,下降25.9%。5月份我市蔬菜零售均價為3.6元,環比下降3.4%。其中,葉菜類零售均價3.72元,環比下降1.7%;根塊瓜豆類零售均價3.47元,環比下降5.4%。
深圳中農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數據也顯示,蔬菜價格連連失去價格高地,5月蔬菜均價跌至三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廣東周邊產區菜價下跌明顯
市場人士表示,2016年是蔬菜價格暴漲的一年,各種蔬菜粉墨登場,屢創價格新高。不過,正當菜農為此歡欣鼓舞、繼續投入財力種菜之際卻遭遇到2017年的價格“滑鐵盧”。“今年我市蔬菜最低日均價格達到3.663元每斤,月均價為3.78元每斤,相比去年的4.61元每斤,跌幅達兩成。”
產地情況也不同往年,尤其以云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和湖北種植的蔬菜價格下跌最為明顯。這幾個產區相對其他產區更靠近廣東市場。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海南產區,從2016年均價4.64元每斤,下跌至2017年的2.77元每斤,下跌幅度高達40.22%。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深圳市場的三大供給產區云南、廣東和山東中,云南和廣東兩大產區的蔬菜品種分別為43種和53種,占市場總品種數量超過50%。從蔬菜的小類別來看,最近一個月,葉菜和瓜菜下跌最甚,其中又以葉菜中的黃葉白、九層塔及蔥類、果菜中的冬瓜和椒類下跌幅度最大。
多種因素致非理性下跌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進入幾年以來的低點,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2016年的蔬菜供給不均衡,導致價格偏高,而2017年供需結構調整,價格出現明顯下滑。中農數據分析師認為,去年蔬菜價格偏高,大大提高了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今年蔬菜大量扎堆上市,導致價格下跌超過2015年同期水平。
“去年部分蔬菜如冬瓜、蔥類和椒類等出現了價格畸形、過分炒作的情況,而今年市場逐漸失去熱度,價格回歸正常區間,導致價格出現非理性下跌。”
業內專家指出,今年上半年雨水偏少,天氣炎熱,使得地頭蔬菜提前上市,低價逐漸侵蝕原本大棚蔬菜占據的市場,也是導致菜價下跌的原因之一。從分析來看,下跌嚴重的主要是葉菜和瓜菜類都是不宜儲存的品類,加之天氣炎熱,也容易導致此類品種價格下跌嚴重。
市價格認證中心分析認為,只要沒有極端惡劣天氣出現,夏季蔬菜供應充足的局面不會改變,預計蔬菜價格仍將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