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休漁期啟動已近一個月,昨日正逢端午小長假,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隨著新鮮海捕魚的全面退場,冰鮮和養殖魚類的身價開始上漲。按照慣例,我市的水產品交易勢必在節假日迎來一波高潮。但是,由于福建省海域正逢休漁期,導致端午小長假的水產品市場相對冷清了許多。昨天上午,記者在八市看到,無論是在零售攤位上還是批發店面內,新鮮海捕魚均不見蹤影。野生黃翅魚、石斑魚、刺鯧、赤鯮魚等廈門居民喜歡食用的經濟魚類已全被凍品取代。
隨著新鮮魚貨的退出,填補水產品消費市場的冰鮮和養殖水產品的價格順勢上漲,且不少魚類今年的漲價幅度高于往年。以大規格的養殖伍魚為例,去年同期的價格約為30元/斤,今年則漲到了35元/斤至40元/斤;冰鮮大白鯧也從去年的90元/斤左右漲到了100元/斤。市場商戶普遍反映,今年由于漁汛整體較差,水產品總體價格本就較往年高,再加上今年的休漁政策較往年更為嚴格,鮮見流入市場的野生海捕魚,這就刺激了水產品價格進一步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