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蟹一周漲幅6成,水魚一周內降幅49%……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市場獲悉,今年南海休漁期延長時間,廣東水產品供貨量出現波動,個別品種價格漲跌幅猶如坐過山車。業內預計,隨著南海休漁期的持續,個別水產品供貨量會大幅度下滑,零售價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市民的購買量會因此減少。
在黃沙水產市場,上一周市場交易氣氛仍然熱烈,部分水產品稍有大波動,整體水產品都則呈現不同幅度上升的趨勢。其中膏蟹是價格上升幅度較大的產品,產地在廣東的膏蟹市場價在150~240元/公斤;而產自南海的水魚是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的產品,上周價格在46~90元/公斤,降幅49%。
非洲側、坑螺價格、草魚等價格基本持平,也相當親民,其中非洲側批發價格20元/公斤,坑螺批發價格8元/公斤。在零售市場,5月22日,石牌市場原條草魚(1000克左右一條)16元/公斤,在東川新街市,原條草魚(1000克左右一條)22元/公斤,價格與去年同期一樣。
市發改委的統計顯示,上一周廣州主要水產品價格總體保持穩定。其中,生魚、黃鱔、原條草魚、原條鳙魚、鱸魚零售均價每公斤分別為25.07元、64.64元、18.56元、18.87元、35.00元。
據介紹,受南海休漁影響的水產品多是冰鮮魚類,如金鯧魚、海鱸、紅三魚、馬鮫魚等;或者是不能養殖的深海水產品,如瀨尿蝦等。黃沙水產市場方預計,隨著南海休漁期的持續,個別水產品供貨量會大幅度下滑,零售價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市民的購買量會因此減少,批發價也會有大幅度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