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在我國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了,但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2015年,農業部適時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藥化肥雙減的目標,為生物農藥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而將于6月1日正式實行的新《農藥管理條例》又將為我國生物農藥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在5月17日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主辦,青島羅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特別協辦的第八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大企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及藥檢所系統等近300名專家學者共同就我國生物農藥的現狀及未來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
生物農藥占農藥總比小
據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會長劉永泉介紹,目前我國約有260多家生物農藥企業,占全國農藥生產企業總數的10%左右。我國生物農藥制劑年產量約14萬噸,年產值約40億元,分別占整個農藥總產量和總產值的11%左右。而在如北美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生物農藥的使用量一般占整個國家農藥使用量的30%左右。
從全球生物農藥的使用量來看,世界上生物農藥使用量最多的國家有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三國的生物農藥使用量占世界總量的44%。歐洲的生物農藥使用量占全世界的20%,亞洲占13%,大洋洲占11%,拉美和加勒比占9%,非洲占3%。
目前,我國的生物農藥已進入一個相對較為快速的發展階段,涌現出一批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農藥品種,如寧南霉素、申嗪霉素和阿泰靈等。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國生物農藥的使用量及普及度較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生物農藥登記種類單一
據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藥效評審處副處長王曉軍介紹,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國已登記的各類農藥制劑數量共計3.56萬個,涉及到670多種有效成分。其中,生物農藥制劑登記3575個(含抗生素),涉及到105種活性成分,分別占整個農藥登記數量的10%和15.7%。而目前美國已登記的生物農藥制劑1420個,占總登記制劑數的8.3%;登記的生物農藥有效成分248種,占總登記有效成分數的20%。由此可以看出,與美國相比,無論是在有效成分占比還是登記數量占比方面,我國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登記的有效成分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生物農藥登記依然集中在以阿維菌素為首的抗生素類產品。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農用抗生素類產品共有2279個登記,占整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的64%左右,其中僅阿維菌素產品就有1649個,占整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的一半左右(46%),登記產品較為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