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天氣漸漸轉暖,記者從本地一些農貿市場走訪發現,淡水魚價格呈下降趨勢。但各家農貿市場價格不一,有的同類產品價格相差較大。
淡水魚價格普降
“今天鰱魚4元/斤,價格便宜了,帶條回家吧!”在柯橋綜合市場,淡水產經營戶老沈在不停地招攬顧客。
他告訴記者,最近水產價格相對實惠,鰱魚同春節期間相比降了1元/斤,另外如胖頭、鳊魚、草魚的價格也從春節期間的8.5元/斤、13元/斤和8元/斤分別下降至目前每斤8元、10元和7.5元。降幅最大的是鯽魚,從春節期間的15元/斤降到目前的10元/斤。
河蝦、河鰻價格降幅不大,河蝦還要75元/斤左右,河鰻45元/斤左右,感覺不到價格有太大的變動。
輕紡城蔬菜批發市場的管理員楊國民告訴記者,從他們市場最近3周的監測數據來看,淡水產平均降幅在18%左右,其中甲魚、河蟹、鯽魚這3個品種平均下降25%左右,是淡水產中降幅最大的3個品種,只有河蝦、河鰻、鱖魚等產品因上市量并不多,因此價格基本保持不變或略有上揚。
不同市場價差不小
雖然淡水魚價格下降,但記者走訪發現,有些水產品在不同農貿市場的價格相差較大。如差不多大小的鯽魚,昨天柯橋綜合市場的銷售價為10元/斤,而鏡湖農貿市場卻要16元/斤,相差6元/斤;規格在2兩左右的河蟹,柯橋裕民農貿市場是40元/斤,而大龍農貿市場卻要50元/斤,相差10元/斤;差不多大小的甲魚,柯橋綜合市場為30元/斤,而裕民農貿市場卻要50元/斤,相差20元/斤。
對于近期淡水魚價格走低,柯南旺角農貿市場的水產經營戶薛季軍表示,此輪淡水魚價格的下跌是季節性正常波動,也是近期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反映。一方面,進入春季,是魚苗放養之際,去年存塘的成魚會捕撈上市,導致目前成魚出塘數量增加,而近期的晴好天氣,也有利于捕撈作業;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家中腌曬的魚干尚未完全消化,導致市場短期內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價格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