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不是大的節日,對市場供應而言,僅僅是‘雙休日+1天’放假模式,因此,市場不會有很激動的價格表現。”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向記者指出,不過,2017元旦離春節很近,因此節前的水產供應兼具冬季旺銷和春節前供應的特色。“總體來說,秋冬以后,上海水產品總體平穩、品種豐富、供應充足、市場繁榮。”
范守霖向記者指出,今年下半年受銅川路水產市場關閉,一度對滬上水產市場銷售帶來一定影響,好在轉型較快、目前已供應平穩。“銅川路銅川、百川市場水產品年交易量約占全市市場交易量的25%,有經營戶約2400家。經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對接工作和各水產市場積極安排,目前,原銅川、百川市場大部分經營戶已進入寶山楊行的江楊、江陽兩水產市場,凌海、東方國際也接受少量經營戶。即將進入元旦,相關水產市場都已恢復常態供應。”
“夏天水產品價格相對較高,冬天價格下行。”范守霖指出,這在元旦前的市場供應中也較為明顯。“如季尾白蝦(俗稱的白米蝦),今年5—9月的價格持續走高,特別是今年5、6月份時白米蝦批發價格一度高達每斤50—60元,而元旦前每斤白米蝦的批發價僅為30元。此外,另一個價格下行明顯的品種是鱖魚,今年6、7月份的至高批發價一度達到每斤50元左右,元旦前后鱖魚的批發價也逐步回落到30元/斤。”
“零售市場中,魚蝦價格在元旦前都頗為平穩。除了基圍蝦零售單價達到48元、較之上周38—40元的價格有所上升外,其余水產品均價格穩定。”桂農耕告訴記者。
元月水產交易或達12萬噸
“冬季水產豐富,進入量產銷售高峰,元旦后就將啟動春節供應,品種豐富更會促進傳統春節的供銷兩旺。”范守霖向記者指出,“但水產品和其他農副產品不同,價格不會隨意‘上躥下跳’。預測在春節前會有一波上浮調整,上升幅度在15%左右。”
據預估,由于2017年元旦、春節均在1月,預計1月份全市水產市場水產品交易量達10-12萬噸。其中批發市場交易8.7萬噸,如:東方國際中心市場39000噸(其中,冰鮮12500噸,凍品11500噸,活鮮9000噸,海蜇、貝類6000噸),江楊市場將達12000噸,江陽市場將達10000噸,恒大市場將達4500噸,舜漁市場將達10000噸,上農批則可達到9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