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麥市購銷“量增價漲” 強麥期價上探高點回落
近期用糧企業階段性備貨潮導致國內麥市購銷“量增價漲”,普通糧源市場供給整體較為充裕,其市場行情走勢較為平穩;國家小麥大量入市并未解決質優糧源供給不足的困境,用糧企業糧源質量要求高而小麥質量整體下降加大質優小麥供需矛盾;魯冀地區麥價不斷刷新年內新高;貿易商庫存量稀少。據市場監測,截至12月中旬,江蘇連云港灌云地區普通新麥收購價256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蕭縣地區普通新麥市場收購價2500元/噸;山東濱州惠民地區普通新麥市場收購價2620-2660元/噸;河南濮陽清豐地區普通新麥市場收購價2620元/噸;河北邢臺任縣地區普通新麥市場收購價2660元/噸。國內強麥期價在近期大幅上漲之后呈現高位回落態勢,近遠期合約期價價差較大,凸顯出質優糧源短期內階段性供給緊張格局。截至12月9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1701合約期價報收于2937元/噸,較12月2日的2995元/噸,下跌58元/噸,跌幅1.94%;強麥1701合約與1709合約期價價差達271元/噸,上月同期為182元/噸。
二、去庫存進程加快 河北地區拍賣成交持續火爆
國內市場糧源的進一步消化加之面粉加工企業小麥采購需求的提升使得小麥拍賣成交持續回暖。12月6日小麥拍賣市場投放糧源數量277.9027萬噸,實際成交數量42.4741萬噸,平均成交率15.28%,周度成交均價2507元/噸;其中河北地區2015年產白小麥計劃銷售4.9677萬噸,全部成交,最高成交價2640元/噸,最低成交價2540元/噸,成交均價2594元/噸,周比上漲9元/噸;江蘇地區實際成交21.7362萬噸,創2015年1月中旬以來的新高。相比之下,11月29日拍賣市場投放糧源數量272.4893萬噸,實際成交數量39.5781萬噸,平均成交率14.52%,周度成交均價2505元/噸。據統計,自11月初以來小麥拍賣累計成交量201.159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98.4619萬噸,小麥階段性去庫存進程明顯加快。
三、國際小麥供需寬松格局難改 內外麥價價差延續高位態勢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谷物供需報告預計2016年全球小麥產量為7.49億噸,高出此前預期260萬噸,較2015年增加1.9%;2016/17年度全球小麥庫存預計達到2.385億噸新高,高出11月預報數330萬噸;增量主要來自中國、美國和俄羅斯聯邦。美國農業部12月全球小麥供需報告將全球2016/17年度小麥年末庫存預估上調至2.5214億噸,之前預估為2.4923億噸;其中美國2016/17年度小麥產量預估為23.1億蒲式耳,11月預估為23.1億蒲式耳;2016/17年度美國小麥年末庫存預估為11.43億蒲式耳,11月預估為11.38億蒲式耳;美國2016/17年度小麥出口預估為9.75億蒲式耳,11月預估為9.75億蒲式耳;澳大利亞2016/17年度小麥產量預估為3300萬噸,11月預估為2830萬噸;澳大利亞2016/17年度小麥出口預估為2400萬噸,11月預估為2050萬噸;歐盟2016/17年度小麥產量預估為1.4397億噸,11月預估為1.4357億噸;中國2016/17年度小麥產量預估為1.2885億噸,11月預估為1.28億噸;中國2016/17年度小麥進口預估為350萬噸,11月預估為350萬噸。歐盟糧食商會(Coceral)將歐盟2016年軟小麥產量預估上調至1.347億噸,此前預期為1.338億噸,不過仍低于2015年的1.521億噸。印度已經取消10%的小麥進口關稅,旨在提振私營貿易商采購;過去一個月,印度私營進口商購入約50萬噸小麥,主要來自澳大利亞;預計印度今年的小麥進口量多達250萬噸。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將2016/17年度澳麥產量預測值上調逾16%達3264萬噸,高于9月份預測的2808萬噸。北半球小麥豐收已使得全球市場供應充裕,再加上澳大利亞,可能將進一步拖累全球小麥價格。截至12月9日,美國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3月合約期價報收于413美分/蒲式耳,較12月2日的404.25美分/蒲式耳,上漲8.75美分/蒲式耳,漲幅2.16%;期間最高價417美分/蒲式耳,最低價399.5美分/蒲式耳。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109萬噸,10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136萬噸,1-11月份谷物及谷物粉進口總量為2055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3062萬噸,同比減少32.9%。
四、有效供給增強 麥市總量充裕下結構矛盾凸顯
國內小麥市場糧源的進一步減少以及小麥拍賣有效供給量及成交區域的擴大使得政策糧的市場影響擴大。隨著小麥拍賣的持續大規模投放加之成交糧源陸續進入流通市場,普通小麥整體供需格局趨于寬松,市場主體的購銷心態變化較為明顯。受麥市區域間品質及供需格局不一等因素影響,麥市“買方”與“賣方”市場氛圍并存,小麥拍賣成交量的放大也對其他類型持糧主體糧源銷售帶來一定沖擊,普通糧源因面企選擇性增加導致持糧主體出貨壓力加大。建議持糧主體降低普通糧源心理價格預期,抓住階段性出庫機會,以避免后期集中銷售所帶來的供給壓力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