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又降了。大雪節氣之后,氣溫不斷下降,不過,市場的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們,漲得有點兇。市商務委發布的數據顯示,蔬菜價格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究其原因,市商務委人士解釋說,自進入11月以來,低溫和陰霧天氣成為常態,外調蔬菜的運輸成本、保鮮成本有所上升,帶動部分菜價上漲。
大冬天為了桌子吃一口熱氣騰騰的燉湯,實在是一件安逸的事。不過,作為冬天大家最愛的燉湯材料——蘿卜,在這段時間可是身價猛增。
根據市商務委發布的數據,蔬菜超市均價為9.04元/公斤,環比漲8.52%。28種超市監測蔬菜價格“21漲4跌3持平”,大部分蔬菜價格增長,尤其是外來菜。
其中白蘿卜、萵筍、西蘭花價格分別為3.86元/公斤、7.37元/公斤、10.96元/公斤,分別以45.11%、30.44%、29.86%的漲幅居蔬菜超市價格漲幅排行榜前3位。
零售端價格在漲,毫無疑問批發端價格也在漲。據監測,本周重慶蔬菜批發均價為3.99元/公斤,周環比漲5%。28種批發市場監測蔬菜價格“16漲11跌1持平”,其中萵筍、蓮藕、辣椒價格分別為6.8元/公斤、4.25元/公斤、5.55元/公斤,分別以28.3%、26.11%、19.87%的漲幅居蔬菜批發價格漲幅排行榜前三位。
“一般來說,元旦到春節前后市蔬菜價格最高的。”今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南坪正揚農貿市場和家樂福超市發現,雖然蔬菜的價格不便宜,但是市場供應充足,并沒有出現“菜荒”。
“一般市外地的菜漲得比較高,因為天氣一冷,菜的產量少了,而且運輸費用也增加了,”一位菜販告訴記者,冬季蔬菜價格波動比其他季節要大,而天氣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就可能還要漲。”
自進入11月以來,低溫和陰霧天氣成為常態,外調蔬菜的運輸成本、保鮮成本有所上升,帶動部分菜價上漲。二是季節性因素的持續影響。隨著天氣溫度持續下降,部分地產蔬菜存在生產周期變長、大棚種植人工成本增加等利漲因素,蔬菜市場大部分蔬菜批零價格出現上漲。
市商務委相關人士分析說,除部分蔬菜因氣溫持續走低產量下降、大霧頻發運輸成本上升等原因導致價格可能上漲外,部分地產秋冬菜品因上市量增加價格將有所回落,預計蔬菜均價或將持續小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