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來,陰雨天氣較多,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影響了蔬菜的正常生長。而最近一段時間氣溫持續下降,蔬菜生長緩慢,本地蔬菜的供應量明顯減少,價格也水漲船高。
位于某小區的小程蔬菜平價超市是自產自銷的蔬菜售賣點,這里銷售的部分蔬菜是從自己的大棚里直接采摘運過來的。老板程友告訴記者:“今年大白菜和芹菜要比去年貴一倍,我大棚里產的有機花菜、黃瓜、西紅柿都比往年貴。”記者了解到,部分蔬菜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大幅上漲,例如,菠菜從每斤1.83元漲到每斤3.9元,蒜薹從每斤5.5元漲到每斤7.98元,茼蒿從每斤2.5元漲到每斤4.48元。
記者相繼走訪了縣城的幾家農貿市場,一位蔬菜攤主告訴記者,現在部分蔬菜的進價就比平時漲了近1倍,有的漲了近3倍。“今年因為下雨,蔬菜都爛在田里了,青菜的價格漲幅最大,是去年的3倍。”南市場蔬菜攤主陶志峰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蔬菜的價格普遍上漲,但是前來買菜的居民依舊很多。縣城居民樊女士說,印象中前幾年的蔬菜比現在要便宜的多,現在每天買菜至少得多花10多元。
縣發改委農產品檢測成本科科長王成網告訴記者:“今年降雨量明顯比去年多,連續陰雨對蔬菜的生長影響比較大,特別是葉菜類的容易爛,產量下降,導致貨源減少,價格上升。”王成網分析說,由于前段時間連續陰雨天氣,導致部分蔬菜價格持續上漲,等出現晴好天氣時,蔬菜的價格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