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市場價格自國慶節開始堅挺,國內豆粕價格抗跌主要是受豆粕供應緊俏的支撐。市場認為到11月份會有所緩解,然而,時至11月下旬,大豆到港延遲,油廠開機率雖一直在恢復,但恢復的程度顯然是緩慢的。從上周美豆價格大漲,豆粕市場正在由缺貨到恐慌性補貨過渡。
貨源緊缺 飼企停機
據對南北方飼料企業調查,總體感覺大型飼料企業停機頻率要小于中小型飼料企業,而飼料企業停機的原因其中就有豆粕、賴氨酸貨源緊俏。飼料企業能因為某些原料供應而停機的時候不多,可見這次豆粕貨源緊張的程度。調查發現,山東、河南中小型飼料企業停機要多于其他地區。
豆粕現貨價格上漲
本周豆粕現貨價格上漲,部分地區更是爆發性上漲,一天內上提100元/噸。據中國飼料在線統計,目前沿海43%蛋白豆粕平均價格為3405元/噸,其中遼寧3430元/噸,山東3440元/噸,江浙地區3380元/噸,廣東3370元/噸。周初豆粕平均價格還在3270元/噸,一周時間累計上漲135元/噸,漲幅非常大。部分地區豆粕現貨價格已達3500元/噸。
豆粕庫存創今年低點
據統計,截至上周五,國內豆粕庫存量為38.2萬噸,前一周40.9萬噸,下降2.7萬噸,是今年豆粕庫存水平最低的時期;豆粕合同量392萬噸,前一周為387萬噸,增加5萬噸。
數據統計也支持市場的感受,豆粕現貨緊張的程度如此之大,很多大型飼料廠的豆粕采購人員反映,豆粕提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困難。
市場由短缺到恐慌
油廠開機率一直在恢復增長,直到上周,油廠開機率水平為73.5%,這波開機率水平低點在54.8%。因為豆粕現貨緊張,油廠都在開足馬力生產,所以開機率持續上升。據統計,上周沿海規模油廠大豆壓榨量為180萬噸,相比開機率低時的大豆壓榨量134.5萬噸,已增加45.5萬噸。
目前的大豆開機率處于今年的高水平時期,說明大豆開機已完全恢復。但是,豆粕市場在美豆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由單純的缺貨到因價格上漲剛性補貨的恐慌之中。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豆粕價格上漲動能正在因油廠大豆開機率的恢復而減弱。
美豆行至區間高點
美豆市場因感恩節處于休市之中,但是技術上卻處于980~1030美分/蒲式耳的區間高點附近。在大豆基本面消息本就匱乏的情況下,技術走勢就顯得格外重要。不過,美豆價格在利空消化過后,美豆出口銷售和南半球天氣都較容易帶給市場利多題材的炒作,若技術再配合突破,美豆價格走勢確實易漲難跌。
國內豆粕緊張局面因油廠開機率提升而緩解,國際豆價上漲因國內油強而減輕了對粕價的壓力。關鍵要看美豆在后市行情走勢中的表現,美豆價格若承壓于技術而下行,或許是近月提貨的豆粕基差結價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