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喜歡吃海鮮的市民有口福了,現在上市的凍品海鮮品種一應俱全,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凍品海鮮唱起了降調,大部分降幅約兩成左右。不過,市民選購時也要擦亮眼睛,除了小心摻雜次品外,還要提防過多“加冰”增重的。
小黃花魚、魷魚、蟹子、蝦爬子、扇貝……在水產市場,市民張女士看到上市的凍品海鮮品種齊全,,除了散裝貨品,成盒包裝的海鮮凍品也成了搶手貨。與前段時間相比,目前凍品海鮮行情最大的變化就是,精品貨明顯增加。如扇貝、蟹子、對蝦、三文魚、大馬哈等都有成盒貨上市的,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是進口貨。像俄羅斯產的對蝦、蟹子、蝦爬子等,著實成為海鮮凍品一大亮點。
記者發現,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這些凍品海鮮價格走勢卻是下降的。多位銷售人員表示,較去年同期,今年上市的海鮮凍品價格多呈下降趨勢,大部分降幅約兩成。如進口的盒裝蝦爬子,去年要每斤80元,而今年則降到每斤60元;個頭不大的晶魚,去年最高賣到了30—35元,而今年,則降至每斤25元左右;還有小個頭黃花魚,去年同期賣到每斤七八元,現在有的賣每斤6元左右。
盡管今年凍品海鮮不少都唱起了降調,但是選購也要擦亮眼睛,除了小心摻雜次品外,還要提防過多“加冰”增重的。市民孟先生注意到,有的盒裝海鮮凍品,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是海鮮外裹著的冰較厚,他曾做過好幾次實驗,有的凍蝦縮水情況較嚴重,有的約50%。同時要注意的是,若選購的是散裝貨,需提防“夾心品”,即將次品摻雜在里面,以次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