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苦等了一天一夜,2016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來得沒有想象中大。不過,為應對傳說中的“暴雪”,京城“菜籃子”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上周六就專門召集市場“大戶”、部門經理和各交易區負責人,開了保障會。近兩日記者走訪新發地市場看到,由于提前部署,蔬菜供應量充足,近幾日蔬菜價格也是先漲后降,本周一蔬菜加權平均價2.26元/公斤,昨天(22日,下同)已經回落到2.2元/公斤。
蔬菜供應提前進入應急狀態
“我們是在晴空萬里的天氣里開了一個應對暴雪的供應保障會。”新發地一位蔬菜大戶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說。雖然初雪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蔬菜保障供應提前進入了“應急”狀態。
據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上周末,由于北京市連續兩天霧霾天氣,并且氣象部門預報全國將有大范圍降雪降溫,周六早上8點,市場就召集各類農產品經銷大戶與各交易區經理,召開了防寒保供會議,要求會后做好貨物運輸途中的保暖措施、合理調度在途車輛、加大北京周邊地區農產品的存儲量,以便極端天氣到來之時能夠迅速調配貨物保障首都農產品的供應。另外,市場將增加場內及北京周邊農產品的儲備量、加大外埠市場和外埠基地往北京的農產品運輸量,保證在極端惡劣天氣情況下各類農產品貨源充足、物價穩定,做到不斷檔及時供應北京市場。
昨天在蔬菜交易區,記者看到,一大早,數十輛大貨車已整齊排成三行。在強降溫天氣的沖擊下,每輛車上都蓋著厚厚的防風塑料布,卸下來的每筐蔬菜,筐口都蓋著棉被。商戶說,筐底下還墊著一層棉被,在上車前就墊好了。還有一些“嬌貴”的南方蔬菜在產地就提前裝進了泡沫保溫箱。
冬儲菜供應充足 價格有升有降
記者從蔬菜交易區了解到,受到近幾日寒潮影響,新發地蔬菜價格先是小幅微漲,隨著市場供應量充足又開始回落。昨天,新發地市場上的大白菜平均價0.90元/公斤,周環比上漲42.86%;圓白菜2.30元/公斤,周環比下降11.54%;油菜2.90元/公斤,周環比下降9.38%。洋蔥、大蒜價格持平或微降。像黃瓜、萵筍、芹菜、茄子等蔬菜,都有較大的降幅。
據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門監測,蔬菜加權平均價從11月19日開始上漲,當天蔬菜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2.22元,11月20日上漲到2.24元,本周一上漲到2.26元。隨著市場上蔬菜供應量加大,昨天又回落到2.20元。
張月琳介紹,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變化,實質上是冬季蔬菜的供應逐漸回歸于正常狀態。前期,由于北方降溫,北方產區秋季蔬菜提前退市;南方產區受到前期反復出現的高溫和降雨影響,冬季蔬菜的上市期推遲;秋冬季蔬菜供應鏈在銜接過程中出現斷茬現象。現在,冬季蔬菜的供應逐漸步入正軌,斷茬現象得到修復,供應狀況逐漸轉好。
本周菜價環比降幅較大的是豆角類蔬菜,對加權平均價下滑起到比較明顯的拉動作用。產自云南保山、元謀等地的豆角類蔬菜開始進入上市高峰期。
全套應急預案應對惡劣天氣
張月琳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此次降雪天氣并沒有影響到交通運輸,再加上提前跟產地包括生產基地做好了蔬菜的應急保障,因此對北京市場的供應影響幾乎沒有顯現。“蔬菜供應沒有問題,價格上漲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今年冬天氣溫相比往年要低一些,可以預知未來雪天預警也會頻發,北京新發地已經總結出全套針對重度霧霾、雨雪等天氣的應急預案,包括要求商戶提前屯貨,準備“綠色車輛”保證市內運輸,設市場區域負責人對價格進行監控等方面,并視天氣情況隨時啟動。蔬菜的防寒保供也被列為預案的重要工作之一。據了解,冬季新發地市場南菜比例大概會占50%左右,在廣東、廣西、云南、海南等地都有新發地的基地。如果北京突然出現極寒等惡劣天氣,新發地會迅速告訴產地,要求產地蔬菜裝車時就做好防寒措施。
另外,就價格方面來說,蔬菜價格隨行就市,市場方面不能定價,但是能起到調控的作用。在新發地市場設有儲備庫,儲備有洋蔥、圓白菜、土豆等冬季“當家菜”,如果市場發現哪一種蔬菜價格上漲明顯,就會加大儲備菜的投放,以及從產地及分市場加大調貨,“只要供應量上來,價格會自然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