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的“秋黃梅”,讓南京人吃了快一個月的高價菜。這幾天南京菜場的菜價剛剛回落,但接下來又是一場連續(xù)10天的陰雨,“高價菜”很快又要“殺回馬槍”了。
根據(jù)省物價局的監(jiān)測,與去年同期相比,11月15日全省監(jiān)測的32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28升4降。其中,青菜、花菜、生菜、蒜頭、芹菜、菠菜同比漲幅均在八成以上。10月下旬的連續(xù)陰雨,導(dǎo)致南京菜市場的蔬菜價格大漲,大蒜、豌豆苗、茼蒿的價格均超過了15元/公斤,大青菜也一度賣到14元/公斤。不過雨過天晴之后,南京農(nóng)貿(mào)市場的菜價開始集體回落。據(jù)南湖菜場賣蔬菜的戚大姐介紹,最近一周的菜價普遍下降,“雨停之后菜變多了,加上氣溫也不算太冷,還是比較適合蔬菜生長的,所以我這個攤位上基本每樣蔬菜都便宜了1元/公斤。”
不過,剛剛便宜了還不到一周的菜價,很快就要返身向上。近期南京又將進入連續(xù)陰雨的“黃梅模式”,陰雨期長達10天,“馬上菜價又要漲了,這10天雨一下,肯定又要爛掉一批露天蔬菜。”戚大姐說,“這次漲上去,估計就沒那么容易降下來了,馬上氣溫降得更厲害了,還得再凍壞一批,冬天的菜本身就貴。”物價部門的預(yù)計也和戚大姐一樣,隨著氣溫下降、蔬菜供應(yīng)量減少,菜價以漲為主,這幾年冬季蔬菜價格依然是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