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冷空氣影響,北京地區蔬菜價格節節攀高。
對此,記者走訪了北京通州區“菜籃子”梨園東里菜市場、楊洼社區菜市場、八里橋蔬菜批發市場等“菜籃子”,大部分蔬菜價格較上月環比上漲了50%。
記者了解到,以蔥姜蒜為例,姜的價格為6-7元/斤,蒜的價格已經飆升到9-12元/斤。新發地蔥的價格則漲到了2.85元/斤,而去年的價格只有1.6元/斤。可以看出,蔥姜蒜的價格受影響的程度的確較大。
據某菜市場菜販透露,進入低溫季節,北京周邊的冷棚蔬菜逐漸退市,市場上供應的蔬菜將主要是南方蔬菜、暖棚蔬菜以及冬儲菜。記者還從幾個超市的相關負責人那里了解到,從10月中下旬開始,地產菜的供應基本中斷了,蔬菜的供應大部分來自山東和遼寧。一方面,10月份以來,持續的降溫和降雨影響了北方產區蔬菜的生長速度,也影響了產地的收購,造成短時間內供應緊缺。另一方面,受氣溫大幅下降的影響,南方產區蔬菜進京的運輸和保鮮成本也相應增加。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暖棚菜和南方蔬菜的成本都較高。在八里橋市場,一位市場攤主李先生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受天氣降溫的影響,今年價格確實漲得厲害,尤其是暖棚種植的南方蔬菜都趁機提價。還有通州這邊的蔬菜基本都是從新發地直接運過來的,價格肯定會比新發地要高一些”。超市工作人員也透露,蔬菜的進價成本增長了10%-15%。
據北京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0月,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9%,漲幅比9月擴大0.6個百分點,達到年內高點,其中鮮菜價格上漲20.4%。
相關分析人士稱,天氣變冷,氣候的原因確實影響一部分蔬菜的生長和供應,菜價上漲,也是每年冬天都會有的趨勢,漲幅也基本隨著天氣的變化程度而變化。隨著天氣逐漸轉冷,露天蔬菜逐漸收尾,菜價將繼續上揚。
“入冬后今年的寒冷天氣才正式開始,而且入冬后的菜價一般很難再下跌了,因此蔬菜的價格在短期內很難下跌,當前的價格上漲只是開端而已。”八里橋商販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