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陳麥價接軌之時或成“觸頂”之日隨著小麥價格不斷攀高,近來貿易商小麥惜售心理增強,持糧待漲行為增加。客觀而言,小麥價格上漲及區域間行情走勢分化,確實為市場貿易帶來機會,但偏高的麥價也預示著市場風險加大。當前我國小麥購銷政策相對穩定,臨儲小麥庫存龐大,后市新陳小麥價格一旦接軌,政策性拍賣將會重新主導市場,小麥價格繼續上行的空間將會受到制約。
麥價上行受限的原因有:一是2017年托市收購價格公布的利好將逐步被市場消化;二是后期臨儲小麥批量進入市場將會逐步緩和階段性供需偏緊的矛盾;三是制粉企業已沒有繼續抬高小麥收購價格的能力;四是國際麥價低廉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國內麥市走勢。
油廠去庫存結束11月豆粕或先抑后揚隨著美豆的上市,以及油廠庫存的連續下降,11月開始,國內市場隨著大豆進口量的增加,油廠開機也會相應增大,而下游需求增長速度難以同步,豆粕的供應整體寬松。加上美豆豐產壓力及9月份以來的上漲,11月份前期價格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而隨著USDA供需報告及美國大選等不確定因素落定,在天氣炒作等因素下,11月后期豆粕價格回升的機會仍然較大,預計11月豆粕或先抑后揚。
短期油脂回調長期震蕩偏強趨勢國際市場,原油暴跌導致美豆,油脂集體回落,馬棕產量恢復有限,料后期雨季減產周期,棕油貨源緊張,將長期利多棕櫚油價格;美豆豐產利空壓力緩慢釋放,出口強勁令美豆保持高位運行,疊加南美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不斷發酵,料對CBOT大豆價格形成有力支撐。
國內市場,菜籽及棕油到港上升,國儲拍賣菜油陸續入市,油脂油料集中到港后,短期油脂或有一波回調。但油脂庫存仍處于低位,加之進入油脂消費旺季,料庫存難以很快回升。下游消費,對于油脂消費將逐漸呈現旺季特征,但結構上以豆油、菜油為主,棕櫚油消費清淡格局難改。綜上,整體而言,短期油脂回調,長期油脂價格震蕩偏強趨勢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