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天氣逐漸變冷,大蔥陸續上市,蔬菜批發市場及各農貿市場又出現了農用車售賣成捆大蔥的場景。去年,大蔥的價格可謂一路向好,很多種植戶都賺了一筆。大家都希望,今年大蔥的價格還可以保持活力,大步向前沖。但是事實并沒有想象的那般美好,筆者近日走訪市場了解到,和去年同期相比,全國各省市大蔥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主產地山東,大蔥的市場批發價甚至遭遇了腰斬,降到了每斤4毛錢,和去年8毛錢相比整整下降了一半。
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介紹說,8月份以來大蔥行情持續低迷,價格一直維持在0.3-0.4元/斤的低位,種植戶長期處于虧損狀態。10月份以來大蔥價格整體低位運行,截止到10月24日主產區山東安丘大蔥地頭均價為0.32元/斤左右,較去年同期下滑46.67%。
市場里,大蔥批發商趙女士正在忙著指揮工人搬運大蔥,她告訴筆者,今年大蔥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應量的增加。去年,看到大蔥價格一路飛漲,很多鄉親們今年都隨大波,選擇種植了大蔥,這使得大蔥種植量大大增加,再加上今年收成不錯,導致大蔥上市量過多,供過于求,價格自然下降。
賀坦告訴筆者,今年6月開始,大蔥主產地價格就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最低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斤1毛錢,這使得很多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受挫,不再用心管理地里正在生長的大蔥,而這也影響了秋季大蔥的質量,導致價格難以回升,銷量也不見好轉。
大蔥種植戶劉二震告訴筆者,今后一個時期,如果大蔥價格仍沒有上漲的空間,蔥農除去化肥、種子,人力等成本之外,凈利潤將會大大減少,甚至賠本。
那么,大蔥到底能不能如農民所愿,借助銷售旺季,盡力再向前沖一把呢?
對此,賀坦認為,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暫時無法改變,未來一段時間,大蔥的價格還將維持低位運行。“10-11月份是山東大蔥的集中上市期,大蔥消費也逐步進入旺季,但從目前供需情況來看,后期大蔥價格繼續維持低位的可能性較大,農戶面臨持續虧損的壓力,建議種植戶合理選擇出貨時機。”賀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