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認為,由于當前庫存的小麥質量普遍偏低,未來新麥上市后,市場價格將主要由質量較好的小麥來確定,在市場對質量較好的小麥需求強勁的情況下,市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庫存小麥銷售困難,但質量較好的小麥銷量增、價格高。
上周末,河南新鄉地區的多家制粉企業又貼出了漲價通知,其中一家大型制粉企業的漲價通知稱:“自10月29日開始,到廠普麥價格上調,本地產小麥到廠價上調為1.3元/斤,開封產小麥上調為1.31元/斤,湖北及其他南方地區產小麥上調為1.29元/斤。”此外,通知還提醒送貨商,由于近期各地陰雨連綿,大霧天氣較多,一定要給貨車蓋好篷布,以免小麥受潮遭到水分扣減。
麥價直線上揚
“國內小麥價格快速走高是從9月下旬開始的,與往年相比,今年小麥價格走勢顯得很特別。”河南省延津縣小麥貿易商賈偉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臨儲小麥收購9月30日結束,之后國內麥市采購需求會大幅下降,按照多年來國內麥價運行規律,小麥價格會出現一波下滑行情,但今年國內小麥價格不跌反漲,而且漲勢較猛,持續時間還比較長,這令很多小麥貿易商和終端用戶困惑。面對不斷上漲的小麥價格,雖然對這種反常走勢不解,但小麥貿易商們還是紛紛收購并囤積小麥,而終端用戶最終也放下觀望心態開始搶購小麥了。
據賈偉軍介紹,今年7、8月份小麥集中上市時,豫北地區芽麥比例為25%的普通小麥收購價不足0.9元/斤,現在已經漲到1.15元/斤以上了,而且市場上基本沒有大宗貨源。
國內麥市供應緊張,麥價持續走高,什么原因呢?
記者在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小麥主產區走訪了解到,當前國內麥市流通貨源偏少、
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是今年小麥單產和總產雙雙下降,市場新增供應量不及預期。在今年小麥收獲期間,多地出現了連續陰雨天氣,這不但造成小麥質量大幅下降,而且使得小麥單產和總產出現了下滑。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小麥質量大幅下降,在新麥上市初期,市場一度出現了農民賣麥困難的現象,質量偏低的新麥價格更是跌到了0.8元/斤以下。
二是大量小麥流入飼料原料市場。在今年新麥上市初期,由于開秤價較低,很多飼料企業趁機大量收購并囤積小麥,今年產小麥有相當一部分進入了飼料原料市場。
三是臨儲小麥收購量增幅較大,使得市場上可流通小麥數量出現了較大降幅。
為了保障農民的種糧收益,6個小麥主產區先后啟動了臨儲小麥收購,同時多個省市出臺了超標小麥專項收購政策,大量新麥被收購入庫。國家糧食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7582萬噸,同比增加951萬噸。另據了解,今年臨儲小麥收購2800多萬噸,遠高于2014年、2015年2000萬噸左右的收購量。
“在河南小麥市場現在已找不到大宗貨源了,在陜西也找不到,山東、河北兩省更是缺貨。”山東省荷澤市小麥收購商王中師認為,當前國內小麥市場可流通的貨源數量過小,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這是造成小麥價格不斷走高的主要原因,未來如果想遏制小麥價格的上漲勢頭,最有效的辦法是增加市場有效供應量。
國儲麥投放力度大
在國內麥價達到近年來高點之際,記者上周末從國家糧食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獲悉,經有關部門研究決定,今年11月1日至2日在國家糧食局糧食交易協調中心及聯網的各省(區、市)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組織開展國家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其中國家臨儲小麥投放力度大,僅江蘇、安徽、河南、湖北4省投放的2014年產小麥就高達227.4萬噸,各種政策性庫存小麥投放總量為300.51萬噸。更為重要的是山東、河北兩省還要投放20萬噸2012年產小麥和15萬噸2015年產小麥。
據業內知情人士介紹,山東、河北兩省投放的20萬噸2012年產小麥可能是輪換糧,出庫價格不會太高,估計成交均價不會超過1.2元/斤。從庫存小麥的質量指標來看,部分庫存小麥雖然存放年限較長,但在質量上仍符合制粉企業的采購標準。
市場預期國儲小麥適時大量拋售將對市場價格形成較大影響,市場看漲心理會得到緩解,供應偏緊的格局將得到改變。
江蘇省南京市小麥貿易商強盛認為,此次國儲麥拋售區域主要分布在河南及南方產區,這些地區交通較為便利,估計參加此次國儲小麥競價交易的市場主體比較多,交易會比較活躍。同時,在當前國內麥價偏高和市場貨源偏緊的情況下,成交價格偏高的概率較大。
“國儲麥適時大量拋售以后,估計小麥價格很快會止漲回穩。”賈偉軍告訴記者,由于國儲小麥庫存數量龐大,加上2014年與2015年產小麥質量不錯,市場需求將得到滿足。此外,國儲麥大量出庫以后,小麥貿易商等市場主體由于擔心小麥價格回落,其出庫庫存小麥的意愿也會加強,市場供應總量會出現較快增長,偏緊的格局將得到改善。
從昨日國內麥市對國儲麥將大量拋售這一市場信息的反應來看,市場看漲麥價的熱情開始減弱,部分制粉企業已開始減少遠期小麥采購合同數量,個別前期高價收購小麥的需求企業下調小麥到廠價,河南、河北、山東等一些規模較小的小麥貿易商銷售小麥的意愿開始增強,個體小商販們積極就近出售庫存小麥。
價格保持穩中有升
國儲麥適時大量拋售,將發揮“解鈴還須系鈴人”的作用,這會把小麥價格打壓下去嗎?市場會否出現一波下跌行情呢?
部分市場專業人士認為,在明年新麥上市前,國內小麥價格大幅下滑的概率較低,保守估計年底前將保持平穩運行,局部地區還會維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首先,當前國內小麥市場的供應貨源大部分集中在國有糧庫,這些小麥只有通過競價銷售的方式才可以出庫,不存在降價銷售的可能,即市場主流供應價格不會下跌。而受國儲麥大量拋售的影響,雖然貿易商和小商販會積極出庫庫存小麥,但畢竟數量有限,對市場的影響不大。
其次,2017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不變,不但讓種糧農民吃下“定心丸”,同時小麥貿易商等也吃下“定心丸”,而資金雄厚和庫存條件較好的大型收儲企業就更不會擔心小麥價格會下跌。
期貨日報記者10月21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為保護農民利益,防止“谷賤傷農”,2017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糧食產業發展等各方面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17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變,以穩定糧食生產,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
2017年小麥臨儲收購價不降低,不但為2017年產小麥價格托了底,同時也為當前的小麥市場價格托了底,因此小麥價格的下行空間受到抑制。
同時,由于近年來農民種植小麥收益較高,今年秋季各產區小麥種植面積不減反增,那這會不會影響小麥價格的長期走勢呢?
“截至目前,河南、河北、山東等主產省冬小麥已播種完畢,由于各地小麥基本上做到了適時播種,加上10月下旬北方地區出現的持續陰雨天氣改善了麥田土壤墑情,主產區小麥出苗情況較好。如果再考慮到湖北、安徽等南方省區冬小麥播種面積有所增長,以及明年春季東北地區春小麥播種面積預計將增長較多,明年我國小麥產量預計較為樂觀。
”河南省濮陽市小麥貿易商崔瑞兵告訴記者,但這不會令小麥價格長期走低,主要是當前庫存的小麥質量普遍偏低,未來新麥上市后,市場價格將主要由質量較好的小麥來確定,在市場對質量較好的小麥需求強勁的情況下,市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庫存小麥銷售困難,但質量較好的小麥銷量增、價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