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開始不斷上漲的淡水魚價,最近終于有了明顯回落。記者連日走訪了解到,江城淡水魚批發價連續六周下跌,其中市民消費最多的鯽魚、鳊魚等每斤價格已跌回10元以內。不過業內稱,因為今年淡水魚養殖量結構性減少,加上夏季洪水影響,魚價長線來看仍將上漲。
貨源充足魚價下跌
前天上午,漢口的于先生在香港路一家菜市場買鯽魚,發現每斤才9元:“此前都是12元,這降價很明顯啊。”于先生說。
昨天,記者走訪了漢口江三菜場、解南菜場和武昌東亭菜場,發現各類淡水魚價格都較7、8月間明顯下跌。其中,曾經漲至十二三元每斤的鯽魚,現在9—10元每斤;同樣賣到12元一斤的鳊魚,現在8.5—9元一斤。
魚販楊女士告訴記者,從9月中旬開始,批發市場的拿貨價都在下跌,“原來貨源不足,現在供應充足了一些,價錢降得比較多。”
來自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監測顯示,江城淡水魚批發均價已連續六周下跌。截至10月14日,監測十個大宗品種魚的均價是7.92元/斤,較上周再降4.69%。該市場人士介紹,淡水魚降價的主要原因,是現在到了省內外各地淡水魚的集中上市期,使得各類魚價下跌。
淡水魚價長遠仍將上漲
黃陂的淡水魚養殖戶方玉華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合作社養了172畝的四大家魚,目前這個季節魚價走低實屬正常。不過,今年年初遭遇低溫,投苗推遲了半月,夏季時又遇洪災,造成大量流失,本來今年可收12萬斤魚,但現在看來可能收成只在4萬斤左右。所以,現在淡水魚價格下跌只是階段性調整。長線來看,秋冬季節的魚價會明顯反彈上漲。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專家彭火炬則稱,對于市場而言,目前淡水魚價格下跌并非好事。今年洪災使得淡水魚大量流失,而目前淡水魚價格不斷走低,養殖戶為數不多的魚又集中上市,收入將大打折扣。11月直至冬季,淡水魚需求旺盛,價格將上漲,養殖戶不妨錯峰上市避免二次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