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最新報告,2016年9月份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顯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繼續減少0.5%,生豬存欄環比繼續微幅增加0.1%。估算能繁母豬存欄3713萬頭,生豬存欄37706萬頭。
從較低水平的生豬存欄和預期未來仔豬生產量角度來講,生豬價格應當在高位振蕩徘徊。但是最近的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回落的現實使所有行業人士,始料不及,部分地區已經跌到每千克15元。很多養殖戶開始對未來感覺迷茫,甚至產生恐慌的情緒。部分豬場甚至開始拋售肥豬,以應對價格回落帶來的心理沖擊。
雖然玉米價格下跌帶來養豬成本回落的利好信息,但國家近日廣布的0.7元的玉米收購價格使這一利好底部明朗。
生豬價格霧里看花,養豬行情水中望月,成了2016年第四季度豬價迷局的最好寫照。
筆者拿出一些數據,試著理性分析當前的形勢變化,看看能否擊中水中月,看到霧里花。
從農業部報告的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來看,2016年1—8月份總計屠宰量同比低于2015年3.61%,絕對值為493萬頭。8月份屠宰量是2016年春節后最高的月份達到1659.7萬頭,從屠宰量上升的客觀情況可以看到存欄量的影響。9月份受國慶節的影響預期屠宰量不會太低,為豬價下降繼續預埋伏筆。
2016年豬價走勢在5—6月份突破紀錄后,7月出現急跌,8—9月份慢跌,國慶過后豬價呈現暴跌趨勢,同時帶來極大的恐慌情緒。至此,后市的迷茫和疑惑短時間內快速蔓延。
最傷心的事件當屬豬肉進口和肉品口岸的不斷增加。8月份進口豬肉的肥豬當量263萬頭,數字驚人。而2016年1—8月份進口豬肉數量已經超過2015年全年,并且大幅度增加46%。進口肉就像重磅炸彈,讓養豬人的夢想變得稀碎。
對比8月份進口豬肉的肥豬當量與全國規模以上屠宰企業8月份屠宰量,我們很容易發現兩者合計進口豬肉占到13.68%。進口豬肉對豬肉價格的杠桿作用顯而易見。對全國的生豬價格來講,猶如杠桿中的杠桿,四兩撥千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國大部分豬肉進口商同時就是大的規模屠宰商,本身對價格就有很強的影響力。
根據今年豬肉進口的趨勢,9—12月份進口600—800萬頭肥豬當量基本可以預期,何況美國豬肉超乎尋常地低廉,2016年進口2200—2400萬頭肥豬當量已經毫無懸念。據此可以推算國外養豬戶為中國豬肉消費預備了1468—1600萬頭生豬存欄。
目前預計我國生豬存欄37706萬頭,而實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豬肉的存欄基礎卻是內外之和,預計為39174—39306萬頭。
筆者曾經預測中國生豬存欄4.0—4.1億頭為供應平衡點。如此看來,總水平已相差無幾,中國豬肉短缺形勢完全發生變化,供求矛盾不再那么明顯,生豬供求緊平衡狀態已幾近達成。如果國家在后期不限制豬肉進口,不僅2017年養豬會進入微利或無利狀態,而且2016年第四季度養豬人可能也要過緊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