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蘇皖地區流通市場質優糧源匱乏,市場購銷呈現“有價無市”格局,提價收購增量效果有限,托市收購進度明顯放緩;流通市場質差新麥占比較高拖累麥價整體走勢,麥價走勢品質間延續分化。隨著后期面粉企業需求不斷施壓,加之流通糧源不斷消化,階段性供需博弈將加劇。
購銷趨于清淡 底部重心上移
安徽、江蘇小麥托市收購已持續3個多月,由于質優新麥數量少,加之托市收購擠壓,當前流通市場質優糧源匱乏,托市收購進度明顯放緩,質優新麥整體運行于托市收購價附近,市場購銷呈現“有價無市”格局,江蘇托市收購增量集中在北部地區。
截至9月初,安徽全社會收購小麥1020萬噸,其中國有企業收購量581.3萬噸,同比分別增加103.6萬噸、110.5萬噸。據統計,截至9月5日,江蘇小麥托市收購量為394萬噸,同比降低147萬噸;安徽小麥托市收購量為539萬噸,同比增加148萬噸。從蘇皖地區近期10日托市收購增量來看,8月26日~9月5日新增50萬噸,8月16日~25日新增62萬噸,8月6日~15日新增75萬噸,7月26日~8月5日新增120萬噸。
當前蘇皖地區流通市場質差新麥占比較高,拖累麥價整體走勢。安徽自7月26日啟動第一批省級小麥臨儲計劃50萬噸,截至8月31日省儲小麥收購結束,收購量32萬噸,進度為64%。當前蘇皖各地小麥收購價格視不完善粒及嘔吐毒素等指標高低不一。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中旬,江蘇連云港新麥收購價2340~2360元/噸,安徽臨泉1900~2100元/噸。
臨儲成交稀少 新麥需求回升
近期蘇皖地區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較為冷清,成交數量稀少;面粉加工企業雖然開工率回升,小麥加工需求升溫,但因新麥性價比優勢明顯,加工需求集中在新麥市場。
江蘇國家臨儲小麥成交回升,一程度上反映流通市場滿足質量要求的糧源采購難度大。9月6日江蘇國家臨儲小麥實際成交數量0.4872萬噸,較前幾期有所好轉,成交均價2500元/噸。9月7日江蘇2013年產美2號軟紅冬麥銷售0.7326萬噸,全部成交,成交價2550元/噸。
截至9月中旬,江蘇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781萬噸,同比增加482萬噸;安徽為910萬噸,同比增加389萬噸。當前各院校已開學,面粉集中消費需求加大,蘇皖地區面粉市場購銷“量價”回暖。由于糧源加工成本明顯增加,面粉加工企業加工利潤下降。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中旬,江蘇連云港面粉加工企業30粉出廠價3120元/噸,麩皮出廠價1160元/噸;安徽蕭縣面粉加工企業30粉出廠價3040~3100元/噸,麩皮出廠價1200~1240元/噸。
南下流通萎縮 糧船運輸清淡
近期蘇皖地區小麥南下流通量持續萎縮,糧船運輸市場較為清淡。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中旬,江蘇2016年產“鄭麥9023”福建福州地區面粉加工企業港口成交價2360元/噸,江蘇2016年產普通白小麥廣東廣州地區到港價2240元/噸。8月31日福建省新增省級儲備糧競價采購2016年產小麥9500噸全部成交,拍賣底價2830元/噸、2780元/噸,最高成交價2824元/噸,最低成交價2688元/噸,成交均價2740.63元/噸。9月7日,廣東汕尾市糧食企業集團公司委托采購2016年三級小麥2萬噸,底價2690元/噸,成交價2600元/噸(散裝,倉庫堆好價)。
截至9月中上旬,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171.2美元/噸,到國內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639元/噸,比去年同期下跌234元/噸。受南方銷區糧源走貨量趨于清淡拖累,沿海糧船運費呈現高位回落態勢,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一定程度上支撐糧船運費。截至9月中旬,江蘇靖江安寧港至廣東各港口3000噸級小麥船運費60元/噸,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55元/噸;至福建各港口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45元/噸。
麥價品質分化 供需博弈加劇
蘇皖地區流通市場質優糧源數量少而北方麥區質優糧源“價高量少”,為蘇皖地區麥市階段性行情走強提供了機會,但質差新麥價低促使面粉企業配麥力度較大,將一定程度上弱化麥價上行動力。蘇皖地區麥價品質間延續分化態勢,質優糧源市場行情將逐步接軌國家臨儲小麥,蘇皖地區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將會逐步回升以提振市場有效供給。與此同時,高企的政策性糧源庫存使得蘇皖地區后期秋糧收購倉容壓力較大,在后期面臨秋糧收購倉容緊張的情況下,“去庫存”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加大,這也將很大程度上制約新麥市場價格上行空間并加大后期價格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