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優麥行情遜于普麥后期或有補漲空間

   日期:2016-09-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494    

上年夏糧收購期間,主產區部分地區優質強筋小麥曾一度遭到哄搶,幾乎一天一個價。尤其讓市場記憶深刻的是,7月上旬短短一周時間,河北“師欒02-1”收購價就從1.27元/斤飆升至1.40元/斤,河南“鄭麥366”收購價格更是漲到1.42~1.45元/斤。

  今年夏收小麥市場,強筋麥購銷相對平淡,行情走勢不僅遠遠弱于上年同期,而且與今夏的普通小麥相比也略顯遜色。筆者認為,受優質小麥市場供需相對偏緊的制約,特別是當前優普小麥價差又回落到相對低點,預計后期優質小麥,尤其強筋小麥價格或有補漲的空間。

  得力政策支撐普麥上行明顯

  今年夏收,國家不僅在主產區提早就全部啟動了小麥托市收購預案,而且其執行力度也是往年少有。

  受此支撐,7月份以來主產區新麥收購價基本進入上行通道,特別是華北地區麥價上漲明顯,一枝獨秀。

  9月上旬,河北藁城水分12.5%、容重780~800g/l的新麥收購價1.22~1.24元/斤,山東棗莊水分12.5%、容重790g/l小麥收購價1.225元/斤,河南濮陽水分13%、容重760g/l小麥貿易商收購價1.17~1.19元/斤,江蘇連云港水分12.5%、容重770/l的新麥收購價1.17~1.18元/斤,安徽蕭縣水分13%、容重760g/l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價1.16元/斤。夏收以來,主產區符合質量的小麥大多上漲0.02~0.05元/斤。

  國家糧食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6638萬噸,同比增加652萬噸。其中,托市小麥收購約254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655萬噸,托市收購數量占比明顯增加。

  從區域上看,8月底河南托市收購量為1068萬噸,同比增228萬噸;河北256萬噸,增256萬噸;山東258萬噸,增185萬噸;江蘇386萬噸,減154萬噸;安徽528萬噸,增139萬噸;湖北49萬噸,增2萬噸。六大主產省僅江蘇小麥托市收購量少于上年同期,其他均快于上年,尤其河北、山東兩省收購數量更是大大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市場調節使然優麥遜于普麥

  相對于普通小麥價格的上行,夏收以來主產區優質強筋小麥市場則顯得相對平淡,價格運行雖穩中維持堅挺,但漲勢明顯遜色于普麥。

  截至9月上旬,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2660元/噸左右,較上年同期低28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進廠價2560元/噸左右,低150元/噸;山東菏澤“濟南17”進廠價2520元/噸,低100元/噸。夏收以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大體上漲20~40元/噸,遠遠低于普通小麥的上漲幅度。當前優普小麥價差基本在120~240元/噸之間,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40元/噸左右。

  今夏優質強筋小麥價格不僅同比偏低,而且與普通小麥的價差也同比縮小。其原因:一是普通小麥受到國家托市收購的大力支撐,而優麥市場并沒有政策支持,價格運行主要靠市場調節;二是主產區上年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比增加5%~10%,盡管今年夏糧小麥品質有所下降,但優質小麥受損較輕,且需求也較為穩定,從近期鄭強麥市場來看,符合交割標準的小麥并不少,河南南部的“西農979”,河北的“2018”、“新麥26”、“師欒02-1”,山東部分地區的“新麥26”均可達到交割標準;三是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受進口小麥影響較大,當前國際麥價處于低位,對國內強筋小麥市場影響利空。

  優麥短板仍存潛在補漲空間

  近年來,國內小麥市場整體供需相對寬松,政策性庫存數量增加,年度供需存在結余。國家糧油信息中心9月份月報顯示,2016年全國小麥產量12858萬噸,2016/2017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1102萬噸,預計年度小麥供求結余量為2057萬噸。但在高企的政策性小麥庫存中,普通小麥占據絕對的大頭。

  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北部冬麥區,一些優質強筋小麥替代品則分布在江蘇北部和河南南部地區。

  據有關機構調研預估,近年來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總產量為300萬~450萬噸,而市場需求量在600萬~800萬噸,供需缺口仍然處于300萬~350萬噸的高位。盡管今年種植面積有所擴大,河南、山東等地產量有所提高,但由于今年天氣異常,國產優質強筋麥有效供應量將受到一定影響。

  而從市場消費結構來看,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結構的升級使得居民由以往的注重“數量”轉變為更注重“質量”,市場對優質小麥的需求不斷增加。

  筆者預計,受優質麥市場供需相對偏緊制約,特別是夏收以來優普麥價差同比已處于較低水平,普麥價格上漲將會對優質小麥有一定的推升作用,后期優質小麥,尤其強筋小麥價格或有補漲空間。

  國際麥價走低關注后期進口

  受全球小麥供應充裕、供需形勢利空的影響,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持續下跌,8月份以來美國小麥期貨近月合約更是跌至10年低位。

  監測顯示,8月底9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159美元/噸,合人民幣1064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516元/噸。而廣州港國產紅麥價格為2440元/噸,二者差價高達924元/噸。

  國際小麥價格下跌,使得國內小麥與國際市場價差拉大,進口利潤豐厚,刺激進口數量增加。1~7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208.12萬噸,同比增長22.7%。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6/2017年度我國進口小麥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的相對高位。

  不過我國小麥進口仍受到配額制度的嚴格制約,每年非國有企業配額占比只有10%,這或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進口數量的快速增長。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