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市場利空占多 短期國內大米價格難漲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6    
 又是一年豐收季,新稻上市量逐漸增加,且隨著雙節臨近,國內氣溫開始下降,米企的開機率也隨之上升。對于米企來講,熬過了大米消費淡季,米市能否迎來轉機,能否在下半年實現利潤增長成為重中之重。綜合當前市場行情來看,9月份大米價格難以上漲,短期內新米上市量增多,米價或將呈高開低走態勢,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點。

  稻強米弱格局終難變

  “稻強米弱”一直是促使米企加工利潤微薄的主要問題,且就今年已上市的新稻質量而言,米企將面臨重大考驗。主要分兩方面,一方面天氣因素影響,新糧質量堪比2013年,甚至比13年產糧還要差,部分米企少量收購后已放棄繼續收購,主要問題在于碎米含量大、腹白重,甚至有青粒。具體原因歸結于2016年開年以來,我國處于“南澇北旱”格局。東北產區年初遭遇了倒春寒天氣,導致水稻積溫偏低,中后期少雨干旱,再加上進入收獲期后又有“獅子山”臺風過境,局部產區出現水稻倒扶現象,這將造成水稻出米率低、水黃和霉變較多等問題,加大了米企的加工成本。南方秈稻遭遇了先澇后旱且持續時間較長的高溫天氣,造成整精米率僅有30-40斤,較往年低近10%個米率,同時持續高溫天氣導致腹白偏重,口感差等問題,因此使得米價難走高。另一方面,部分產區地儲庫輪換收儲工作展開,推高稻價。據本網了解,目前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已啟動地方輪換水稻儲備工作,因入庫價格較高、標準低,使得米企雖在進行收購卻上量困難,部分米企或是提價采購或是有意轉向國儲拍買陳糧。

  新米量多價必跌

  9月初開始,隨著新稻上市量增加,米企的開機率自然上升,米市供應量逐漸增加,米價自然穩中下跌。首先,以秈米為例,近半個月內新秈米價已較上市之初下跌了0.2元/斤。另外,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今年新米無論從外觀還是口感上都相對15年產米品質要差,這樣直接打消了經銷商大量囤貨的積極性。其次,新米仍存在一定保管難度,主要原因是新米本身存在水份大問題,并且銷區仍是30多度的高溫天氣,因此米價上調機會不多。

  進口米或再發力到港量增多

  據本網了解,截至到7月份,我國共計進口大米2139775噸。據業內人士反映,9月份過后,我國米市需求量或將增加,貿易商有意增加進口量,且也正值下半年越南、巴基斯坦等國新米大量上市之時。同時,本周越南、印度大米價格紛紛下調出口報價。其中越南截止到本周下調報價后,已是近七個月來的最低平,越南破碎率25%大米報價為每噸330美元335美元,這樣會吸引國內貿易商增加進口,進口米量不斷增加,勢必會打壓國內大米走貨量,使得國內大米價格能有上漲行情。

  綜上所述,面臨米市激烈競爭,市場利空因素占多,國內米價短期內恐難有上漲的機會。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建議米企最重要的是做好原糧收購,在原糧質量、入庫價格上做足功夫。可在國儲未全面啟動前,低價儲備優質糧源做庫存。鑒于國儲開庫之初,排隊送糧較多,可高于國儲價吸引糧源。同時,在副產品銷售上靈活售賣,可根據相關產品行情走勢,對產品及時出售,避免大量積壓而造成利潤空間縮小。最后,在國儲收儲為主導的原糧市場,因國有倉容已爆倉,目前部分米企利用自身倉容加入了代儲的行列,不僅可賺取傭金,同樣也可以在下一年原糧拍買上,省去出庫費用及運費,此方法也值得借鑒。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