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國內小麥市場受流通糧源減少、市場需求趨旺的共同推動,各地新小麥收購價格穩中持續上行。數據顯示,9月初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286元/噸,較8月初平均價格上漲38元/噸,市場整體重心緩慢上移。常規上講,國內小麥市場到9月素有“金九”行情的通俗說法,市場價格也多會在此段時間出現階段性走高。今年9月的小麥市場又如何演繹?
主產區小麥進入上行通道
隨著夏糧收購的持續開展,8月以來小麥市場流通糧源減少的跡象已有所顯現,再加之“雙節”臨近,市場需求漸趨回暖,制粉企業小麥采購積極性有所增加,主產區小麥價格基本維持了穩中上行的態勢。
9月1日,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新麥進廠價2380-242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新麥進廠價2380-24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新麥2260-228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新麥2220-228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制粉企業收購新麥2200-2240元/噸,8月份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上漲20-80元/噸。
相比較而言,由于華北地區今年小麥質量較好,河北、山東兩地小麥搶手,價格上漲更加明顯。當前河北石家莊藁城地區水分12.5、容重800g/L的新麥制粉企業進廠價為2440-2450元/噸,山東濟寧地區水分13%、容重 790g/L小麥糧企收購價2420元/噸。由于優質糧源仍在不斷減少,部分貿易商預計后期河北、山東質優小麥價格或會摸高至2500元/噸。
小麥價格有望繼續上行
從當前的小麥市場來看,階段性的利好正在逐步聚集,盡管小麥價格大幅波動的幾率仍不會大,但9月繼續上行的態勢還是可期的。
從市場供給來看,近段時間以來,受市場質優糧源減少的影響,部分地區已反映規模收購難度較前期增加,有的地方高質量小麥甚至“有價無市”。隨著后期收購的不斷進行,市場的流通糧源將會進一步減少,制粉企業要獲得足夠的糧源就不得不提高小麥價格。
從市場需求來看,每年進入9月以后,面粉市場將會逐步趨于好轉,制粉企業開工率也將會逐漸提高。據了解,當前制粉企業大廠開工基本已滿負荷,中小廠家開工率也回升到一半以上。由于夏收以來制粉企業小麥收購積極性不高,當前的小麥庫存水平明顯低于上年,中小企業庫存水平降幅更為突出。盡管節日的拉動效應表現或不會十分明顯,但隨著整體開工率的不斷提高,制粉企業對小麥的采購還是有所增加的。
從成本構成來看,新麥上市高峰時期,由于收購主體多向農戶直接收購,價格自然低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農戶手中余糧已經有限,作為需求主體的面粉廠采購會轉向貿易商和糧庫,這就相當于增加了必要的流通環節,價格包含了倉儲保管費用、利息等儲存成本,時間過得越長,儲存成本并就越高,這也將會對小麥價格形成支撐。從政策預期來看,自2015年以來,主產區托市小麥收購價格水平已維持兩年未變,這說明國家對小麥市場的穩市預期較強,市場預計2017年國家對小麥最低收購價大幅調整的幾率仍然不會大。由于市場對政策預期多持平穩態度,市場的心理較為穩定,這對后期小麥市場的回暖有著穩定的政策環境,最起碼上一年集中收購結束后“背摔”的市場行情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