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射洪縣仁和拓遠養殖場的工人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查看各個圈舍里的豬活動情況、圈舍溫度等,并按規定計劃喂豬吃食。
受“超強豬周期”的影響,不少人對生豬養殖格外重視,都期盼著豬兒快快長大,在好的行情下出欄變現。據國家統計局遂寧調查隊對生豬監測調查點調查顯示:今年7月,受上半年豬肉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響,我市生豬出欄47502頭,環比增長10.15%,出欄生豬均價19.97元/公斤,環比降低3.01%。
在跌宕起伏的“豬周期”里,我市生豬養殖現狀到底如何?本輪豬市紅利,還能持續多久?豬價居高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我市又將如何引導養殖者科學有效地規避風險?
養殖戶盼來久違的“春天”
2013年肉價跳水,深深跌痛了養殖戶。
但從2015年3月起,豬價開始上漲,活豬價格從12.8元/公斤一路上漲到今年3月20.6元/公斤,目前活豬價在19元/公斤左右波動,養殖戶們終于盼來了久違的“春天”。
“今年生豬行情好!齊全、溫氏帶動模式成效顯著,今年1-6月新發展齊全、溫氏生豬養殖戶144戶,齊全模式養殖戶利潤平均達到250元/頭,溫氏模式養殖戶利潤平均達到280元/頭。”8月23日,市農業局畜牧站副主任周兵說,在諸多利好因素影響下,豬價持續上升到2016年3月活豬價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為20.6元/公斤。
2016年豬價上漲,“四六開零風險”的模式讓養殖戶和齊全集團受益更明顯。今年養殖戶的收益普遍提高到了300元/頭,比此前的150元/頭利潤翻一番,預計企業收益翻幾番。溫氏集團整合資源,將大英縣基地的生豬銷售到重慶、安徽等全國多地。這種“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推動了現代生豬產業發展。
毫無疑問,當前無論是養殖戶和企業都享受到了“超強豬周期”的紅利,迎來了生豬養殖的春天,帶來了好的收益,助推了產業發展。
豬市短期或將沒有“冬天”
常言道:花無百日紅。
今年7月,活豬價格為19.1元/公斤,豬肉零售價格為30元/公斤。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8月第3周,全省68個監測縣生豬價格震蕩調整,育肥豬均價回落0.04元/公斤,豬肉零售均價再降0.04元/公斤。
那么,本輪豬市紅利,還能持續多久?豬價居高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坦言:“豬周期”、環保因素、動物疫情、供求不平衡等五方面原因導致了豬價上漲。但其根本原因是與我市生豬產業穩步發展不同的是,全國生豬生產低迷,飼養量減少,存欄量持續下降,造成市場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
“近兩年來,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市的養豬戶都比較理智?;旧隙际且恍B殖大戶,不但建立了利益鏈接機制,而且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強,所以受‘豬周期’的影響相對較小。”周兵說,此番上漲是恢復性和補償性的,是過去3年豬價偏低引發產能適應性調減的結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肉類品種豐富和選擇的多元化,使豬肉在肉類產品中占比有所下降,加之夏季大眾對豬肉的需求有所減少。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此次豬價小幅波動。
綜合來看,當前生豬市場供應仍處偏緊局面,豬價繼續下跌阻力較大,下半年豬肉供應量仍然充足,豬肉市場仍會高位運行,但不會出現過度的波動,短期內不會迎來豬價的“寒冬”。
增強生豬業健康發展“定力”
當前,我市仔豬的需求不斷攀升,15公斤的仔豬售價已經達到525元/頭。此時購買的仔豬,明年才能出欄,肥豬價格需高于15.3元/公斤,養殖戶才能保本。現階段高價購買仔豬養殖,市場風險較大。
“豬周期”不可避免。那么,我市又將如何引導養殖者科學有效地規避風險?如何壯大我市生豬養殖產業呢?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說,從專業的角度,積極引導生豬養殖場(戶),從實際情況出發謹慎合理安排補欄,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防止重新回到產能過剩、豬價下跌的“老路”。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想方設法提高養豬業生產效率,淘汰落后的養殖模式,并從飼料配制、豬圈設計、養殖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推行收入有保證的溫氏、齊全生豬養殖模式,整合地區的養殖規模,規避豬價大幅漲跌風險,穩定地區生豬的存欄量,增強養殖戶的抗風險能力。探索將養殖企業的流轉土地、圈舍及設施設備實行評估抵押貸款,加大金融業對畜牧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
在全市推行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讓養殖戶在豬價低潮期,規避市場風險,保護養殖戶養殖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