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收購工作已經推進兩個多月,目前農戶銷售高峰期已過,后期出售小麥的數量轉向平穩或者下降,部分收儲企業反映,收購糧源已經有所減少。
從歷史數據看,往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新季小麥均會出現一波售糧高峰,之后呈現持續下降趨勢。而今年小麥5日收購量從6月下旬開始一直保持平緩走勢,并未出現明顯的售糧高峰。
收購速度平穩進度已超去年
今年6月份新麥上市初期,小麥收購進度比去年明顯偏慢,小麥收購價格走勢以平穩為主,沒有像往年一樣出現明顯的售糧高峰。一是由于天氣原因影響了收割進度及后期晾曬,導致小麥質量偏低,不能及時入庫;二是各類貿易商去年虧損,今年收購較為謹慎,均不愿積極存糧,糧食收購點普遍采取“隨收隨走”策略;三是由于質量偏低,部分農戶因小麥價格不高,售糧收入不及種糧成本,售糧偏慢。
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6月16日~30日,2013年平均5日收購量為551萬噸,最高5日收購量為700萬噸;2014年平均5日收購量為580萬噸,最高5日收購量為702萬噸;2015年平均5日收購量為580萬噸,最高5日收購量為823萬噸;而2016年平均5日收購量為484萬噸,最高5日收購量為545萬噸,均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下降。截至6月30日,小麥收購進度同比偏慢21%。
7月份,主產區6省托市收購全面啟動,啟動區域較去年有所擴大,啟動時間也較去年提前。同時,針對小麥質量偏低,河南、安徽等省在7月上旬相繼出臺相應措施,購置清理設備為小麥提質進等,并適當放寬小麥收購標準。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推動了小麥價格上漲,貿易商看漲預期增強,收購積極性提高。因此,7月份小麥收購量沒有像往年一樣較6月份大幅下降,而是保持平穩,并且較往年7月份有較大幅度提高。
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7月1日~31日,2013、2014、2015年5日平均收購量分別為279萬噸、342萬噸、369萬噸,而2016年5日平均收購量為452萬噸,大幅高于往年同期。7月份小麥收購速度明顯加快,部分地區小麥收購進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截至7月31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已收購小麥4810萬噸,收購進度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河北省累計收購小麥429.5萬噸,同比增加108.5萬噸;安徽省累計收購小麥762.3萬噸,同比增加12.8萬噸。根據往年經驗,8月份的小麥收購速度將明顯減緩。
兩極分化漸顯飼用大幅增加
隨著主產區小麥收購的推進,市場價格一直呈穩中有升態勢,當前部分小麥主產區質優小麥價格已經超過托市收購價,一些地方也在托市收購價周圍徘徊,上行動力減弱,處于穩定階段。監測顯示,目前主產區質優小麥市場價格大多穩定在2280~2360元/噸,部分地區達到2400元/噸,較上市初期上漲40元/噸左右。
由于多地麥收期間遇到降雨天氣,市場反映今年新麥芽麥、赤霉粒及不完善粒較多,這部分小麥質量較差,只能進入飼用領域。所以,今年飼用小麥供給較上年大幅增加,國家糧油信息中心8月份預計,2016/2017年度國內小麥飼料消費為10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50萬噸,增幅54%。監測顯示,目前主產區飼用小麥進廠價大多集中在1600~1800元/噸,與上市初期基本持平。今年生豬存欄整體比去年偏少,加上7月份長江中下游遭遇嚴重的洪澇災害,養殖生產損失較大,小麥飼用需求減少。
另外,目前玉米進廠價大多集中在1650~1850元/噸,同時新玉米正逐漸上市,玉米價格下跌的可能性較大,飼用小麥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預計后期飼用小麥價格下行壓力較大,麥價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麥價繼續穩定面粉止跌趨穩
當前,主產區小麥價格均與上周持平,較上月同期上漲20~40元/噸。水分12.5%以內、容重770克/升以上新麥制粉企業進廠價:河北石家莊在2380元/噸左右,山東濟南236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2280元/噸左右;水分13.5%以內、容重770克/升以上新麥進廠價:安徽宿州在214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2200元/噸左右。制粉企業特一粉出廠價:河北石家莊為3000元/噸左右,山東濟南300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2980元/噸左右,江蘇徐州298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2980元/噸左右,大部地區基本與上周持平,局部地區較上周下降2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20~40元/噸。
新麥收購工作已經推進兩個多月,目前農戶銷售高峰期已過,后期出售小麥數量轉向平穩或者下降,部分收儲企業反映,收購糧源已經有所減少。部分省份的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小麥價格也順勢上漲。隨著托市收購的推進,加之7月份以來面粉加工等用糧企業提高新麥的添加比例,采購需求漸增,收購價格逐漸提高。
面粉消費處于季節性淡季,制粉企業提價大量收購新麥的意愿并不強烈,小麥價格正處于穩定階段。預計后期隨著市場流通余糧的減少,同時面粉消費逐漸回暖,制粉企業采購小麥將會增加,市場價格預計保持穩中上漲。
由于夏季面粉銷售不旺,加上企業添加新麥以降低生產成本,前期面粉出廠價格普遍弱勢運行。但隨著7月以來小麥價格緩步上漲,制粉企業生產成本有所提高,同時7月上旬麩皮價格大幅上漲,制粉企業為保市場,面粉價格有所下調。但7月下旬麩皮價格開始大幅回落,目前已跌破7月初的水平,制粉企業基本不再下調面粉價格,現階段面粉出廠價格保持穩定。
隨著新麥逐漸度過后熟期,企業陸續用新麥替代陳麥生產,但考慮到新麥價格處于穩步上漲態勢,制粉企業的生產成本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同時,8月下旬后學校將陸續開學,面粉銷售將逐漸好轉,中秋、國慶“雙節”效應也將拉動面粉的消費需求,后期面粉價格有望穩步回升,預計8月中下旬面粉價格呈穩中偏強走勢。
需求尚待回暖麩皮跌跌不休
本周,制粉企業麩皮出廠價:山東濟南為1100元/噸左右,河南鄭州1140元/噸左右,河北石家莊1100元/噸左右,均比上周下跌1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400元/噸;江蘇徐州1200元/噸左右,安徽宿州1240元/噸左右,均比上周下跌6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300元/噸。
麩皮價格自6月下旬開始大幅上漲,到7月中旬達到峰值,大多超過1500元/噸,之后開始逐漸回落,并且當前下跌趨勢明顯。農業部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生豬存欄率同比下降2.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4%。由于生豬存欄數量減少,以及7月上旬湖北、湖南、江西等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養殖業受到洪澇災害影響,補庫補欄尚需時日,短期內需求難以大幅提升。
供給方面,目前制粉企業開工率逐漸提升,麩皮供給有所增加。同時天氣炎熱潮濕,麩皮不易保存,廠商出貨積極性較高,也促使麩皮價格下跌。另外,當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均呈現下降趨勢。監測顯示,華北玉米進廠價較7月下旬下跌50~100元/噸,山東豆粕價格較7月下旬約下跌100元/噸。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7月中旬以來麩皮價格明顯回落。后期養殖業將進入需求高峰,洪澇災害帶來的影響也將逐漸減弱,需求將會有所增加。預計短期內價格將會繼續下行,但下跌幅度將會較前期有所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