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9日從市農委了解,盡管蔬菜生產因為洪水受到一定影響,但市民不必擔心吃菜問題,當前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正在積極組織蔬菜生產自救和恢復生產,全力推進“菜籃子”生產保供應。
針對當前蔬菜生產特別是伏缺蔬菜生產的嚴峻形勢,市農委高度重視,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分別率隊深入一線,摸清水情,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確保大水過后伏缺期不缺菜。
洪水過后,就蔬菜生產情況,農業部門制訂了相應的技術方案,及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對短期水淹后并且尚能恢復生產的伏缺菜基地,全面落實清溝排水、除澇保苗、查苗補苗、中耕培土、增施速效肥等措施,恢復生產能力。對因洪水絕收的伏缺菜基地以及其他田塊,農業部門協調好蔬菜種子種苗供應,指導其“補改種”速生葉類蔬菜和其他蔬菜,在減輕損失的同時,增加蔬菜生產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調劑、調運“補改種”蔬菜種子0.64萬公斤,完全滿足伏缺期間種子種苗供應。
在恢復生產保供應方面,由于近年來我市蔬菜大棚快速增長,市農委發動全市各基地全面恢復葉類菜的種植。截至目前,全市近100個規模設施蔬菜標準園已恢復葉類菜種植1.63萬畝,正在組織生產的1.5萬畝。其中,6270畝正進入上市高峰期,預計20天后無論品種或數量,將恢復正常供應。市農委從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聘請24名專家,組成專家指導組分縣(市)區現場培訓。包河區大圩鎮及時對受淹大棚組織搶排,目前已恢復生產2100多畝;肥東牌坊、梁園及新站區三十頭等非受澇區的2500多畝蔬菜基地全面組織生產,增加市場供應。
為了豐富蔬菜品種,我市重點將抓好全市2萬畝食用菌、30萬畝蓮藕等水生蔬菜、7萬畝南冬瓜生產,提升生產產能,豐富市場供應。
此外,我市與合肥經濟圈有關市縣合作共建蔬菜生產基地,也在積極推進中。目前,合作共建的9個縣(市)也正恢復供應,日供應量達600多噸,舒城的葉菜,岳西、金寨的高山茭白,岳西的高山蔬菜,壽縣的早毛豆等源源不斷地供應合肥市場。同時,周谷堆批發市場積極組織周邊蔬菜調運,一些長線的精品菜也已恢復調運。目前,日供應量達3800多噸,基本滿足市民的數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