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國豬肉價格持續震蕩上揚,到今年6月,肉價甚至趕超春節,被譽為“飛天豬”。昨日,記者從超市、農貿市場及市商委了解到,隨著高溫季節來臨、儲備肉投放市場等,我市豬肉價格近期有所“掉頭”,但業內人士判斷豬周期仍未結束,肉價或繼續高位振蕩。
“飛天豬”價小幅“掉頭”
“降價了,肉排17元/斤、精瘦肉18元/斤、五花肉15元/斤……”在江北南橋寺農貿市場,記者看見好幾個肉攤已掛出降價牌。一攤主稱,近期批發價開始有所下跌,給他們留下了降價空間,加上高溫天氣即將來臨,豬肉暴露在自然環境,很容易變質,流通各環節都希望盡快出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耗。
在九龍坡太慈農貿市場,記者看見豬肉制品的批發價也已開始下滑,其中五花肉13.5元/斤、肉排16.5元/斤、精瘦肉15元/斤、夾子肉12.5元/斤,較上個月明顯偏低。
市商委最新發布的重慶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價格運行情況也顯示,目前我市白條豬批發價結束連漲,重新返跌。據監測,全市白條豬批發價均價為13.03元/斤,周環比下跌0.15%;全國白條豬批發價為13.185元/斤,周環比下跌1.01%,不過重慶白條豬批發價跌幅明顯低于全國。豬肉零售價同樣以跌為主,其中農貿市場精瘦肉、五花肉價格周環比分別跌1.47%、0.34%;超市五花肉價格周環比跌0.06%,超市精瘦肉價格周環比漲0.06%。
另外,據市商委重點監測的企業數據顯示,上周白條豬批發交易量為35376公斤,較此前一周增加0.24%。
豬周期仍未結束
本輪豬肉價格“掉頭”,是否會成為豬市的拐點,并由此產生多米諾骨牌的鏈式效應?對此,不少受訪的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
“預測豬市是否已進入拐點,首先得分析本輪豬肉價格小幅下滑的原因。”重慶紅嶺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費波稱。從需求端看,隨著我市本輪降水天氣的結束,氣溫或將進入高溫模式,高溫天氣除了會對豬肉的運輸和儲存造成影響,還會影響人的食欲,口味將變得清淡,豬肉將進入銷售淡季。同時,各大中院校陸續放假,以及“避暑軍團”外出度假,還將進一步壓縮消費需求。
從供給端看,前段時間生豬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突破10元大關,助長了不少養殖戶壓欄惜售的心態,端午節后玉米、豆粕價格觸底反彈,飼養成本增加,養殖戶又開始大量拋售。而屠宰企業面對即將到來的消費淡季,又開始降低采購量,議價權隨之向其傾斜。
再則,從6月9日開始,我市600噸儲備肉陸續投放上市,對豬肉價格也產生了一定平抑作用,因此近期豬肉價格出現止漲回跌。
不過,相關專家預測,后期豬肉價格利跌因素主要為消費淡季,利漲因素為能繁母豬存欄再次回跌,5月全市4000個監測點信息顯示,能繁母豬存欄較上月環比下跌0.3%,因此整體上豬周期仍未結束,后市豬肉價格斷崖式下跌的機率極低,或將繼續維持高位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