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廣陵區沙頭萬畝蔬菜基地價格監測顯示,端午節后沙頭蔬菜基地田頭價供應量上升,價格普降。其中,21日,我市監測的38個蔬菜品種中,批發價在“1元線”以內的蔬菜有16個,占總量四成。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市民表示,并沒有感覺到菜價明顯下調,這是怎么回事呢?
田頭價下調
“1元線”內蔬菜占比達42%
監測數據顯示,與端午節前相比,我市本地蔬菜上市量增加兩成,蔬菜田頭價再次出現下調,如,大青菜(每500克,下同)0.80元,而端午節前在1.10元左右,下降27%;茄子0.90元,而端午節前在1.40元左右,下降35.71%。
21日,批發價在“1元線”以內的蔬菜品種有16個,占據了我市蔬菜監測總量的42%。“目前是一年當中我市蔬菜價格最便宜的時候,我們拿貨時,每天都有十多個品種蔬菜批發價在1元以內。”市區一平價農貿市場負責人蘇立宏表示。
21日,記者在連運小區西門一家平價店采訪時發現,各種“爆款促銷”的蔬菜品種也不少,“我們今天尾市的西紅柿價格就是2元4斤,刀豆1元1斤。”平價店的工作人員表示。
市民有話說
最近買菜沒感覺便宜多少啊
雖然蔬菜價格再次下調,但不少市民反映,菜場內的蔬菜價格并沒有明顯下調。“蔬菜價格又跌了嗎?感覺最近一個月以來蔬菜價格沒怎么變化呀!一家三口每天的蔬菜錢基本在5-10元之間。”市民吳女士表示。
“平價店和超市促銷區的蔬菜價格確實降了不少,但是農貿市場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經常買菜的張奶奶坦言。
那么,市民的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呢?農貿市場的蔬菜零售價現在是什么水平呢?
記者將物價部門“每日菜價”欄目中的蔬菜價格進行了對比,這一比,還真是嚇了一跳:不少農貿市場的蔬菜零售價已經達到了批發價的3-5倍。比如,昨天聯誼批發市場的絲瓜批發價是0.7元,但九大農貿市場的零售均價為2.72元,接近批發價的4倍,其中,價格最高的美琪和石塔農貿市場零售價為3.5元,是批發價的整整5倍。
此外,大青菜、紅莧菜、土豆、瓠子等多個蔬菜品種的零售價都在批發價的3倍以上。
蔬菜銷售商
運輸損耗大,市場租金高
那么,為何我市蔬菜零售價與批發價相差這么大?
“最主要的是進入夏季以后,蔬菜的損耗率變大了,以葉菜為例,尤其是小茉菜、茼蒿,損耗率正常都在30%-40%,不僅僅是運輸途中的損耗,市民在選菜的時候損耗也特別大,以大白菜為例,有些市民在挑選的時候,不問新鮮不新鮮,直接就把最外面一層葉子全部扒掉。”蘇立宏介紹,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葉菜的損耗增加了20%左右,“而且現在蔬菜運輸要用冷藏車,運輸成本也增加了。”
此外,一位商販表示,農貿市場的租金居高不下也是蔬菜零售價難降的原因之一。
部門有行動
首分區域曬價,還將增曬價次數
蔬菜零售價與批發價相差這么大,對此,物價部門表示,他們也已發現這一情況。“夏季葉菜損耗大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是如果耐儲蔬菜批發價與零售價過于懸殊,里面肯定還有商販自身的原因,看到消費者對田頭價和批發價不了解,故意放慢蔬菜零售價降價的步伐,好賺取高額利潤。”
“近期,我們將增加對蔬菜田頭價和蔬菜零售價的曬價次數,倒逼蔬菜商販降低零售價。此外,我們這次還在以往對九大農貿市場和平價店曬價的基礎上,首次將揚州分區域曬價,也就是分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來曬價,讓市民在買菜時一目了然,到底哪個區域價格劃算,哪個區域價格貴。”市物價部門的工作人員提醒,目前我市平價店、平價農貿市場以及超市蔬菜平價區的價格都比較劃算,市民不妨去這些地方淘淘便宜。
【有此一問】
未來多雨天氣對菜價有何影響?
據天氣預報報道,未來一周,我市將面臨多雨的天氣,這對我市的菜價走勢將有什么影響呢?
“如果持續暴雨之后遭遇高溫天氣,對于本地葉菜的影響較大,首先多雨天氣會讓葉菜爛根,高溫一蒸之后葉菜特別容易死,造成葉菜類蔬菜緊缺。”市價格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認為,天氣因素可能會帶動葉菜價格小幅上漲,不過,市民也不要擔心,目前我市黃瓜、番茄、茄子等果類菜供應非常充足,“果類菜價格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