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政策改革影響中國大豆產量和需求

   日期:2016-05-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4    

今年年初中國宣布結束長達九年的玉米收儲項目。政府已經取消玉米支持價格,國內玉米價格將會大幅下跌,從而與海外供應競爭。玉米價格下跌將會制約玉米播種規模,逐漸降低政府龐大的儲備。中國的玉米價格支持項目將被目標價格政策所取代,這將會支持農戶收入,政府將支付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距。但是,春播工作已經開始,農戶仍不清楚玉米支持力度,因為政府尚未宣布今年的玉米目標價格、競價政策或者其他國有公司收購玉米的規定。

  對于東北地區的農戶來說,這些政策改革有很大的意義。玉米優惠政策的匱乏目前可能促使農戶的種植積極性轉移到小麥和大米(這兩種糧食仍受到政府價格支持的保護)以及大豆。該地區已經有大豆目標價格體系,2016年的水平還是未知。雖然國內大豆價格已經下跌,但是大豆與玉米的價格比目前接近八年來的最高水平,可能扭轉過去十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態勢。對于2016/17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可能增長5%,達到680萬公頃。基于趨線單產,2016/17年度大豆產量可能增長3%,達到1220萬噸。

  玉米價格下跌也給大豆和豆粕需求帶來壓力。此前國內玉米價格高企,鼓勵高粱、玉米酒糟粕和豆粕消費,因為這些飼糧成本低廉。但是如果玉米價格下跌,提高國內玉米消費,那么可能制約豆粕飼料用量。另一方面,大豆需求可能受到其他油籽供應不足的支持。美國農業部預計2016/17年度大豆進口量為8700萬噸,相比之下,上年為8300萬噸。

  2016/17年度印度大豆產量可能顯著恢復,去年大豆歉收,產量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大豆播種面積提高,單產恢復到更加正常的水平,可能提振2016/17年度大豆產量增長59%,達到1170萬噸。去年大豆歉收,最終結束印度豆粕供應過剩局面。2015/16年度印度豆粕出口量可能不足10萬噸,但是2016/17年度的出口可能恢復性增至180萬噸。

  不包括中國在內,全球豆粕貿易增幅可能超過大豆。海外供應更加充足,可能提振歐盟豆粕進口增長5%,達到2170萬噸。但是歐盟的蛋白粕消費增幅可能較小,因而豆粕進口的任何增幅可能制約國內壓榨商的大豆需求。2016/17年度歐盟大豆進口量預計減少4.5%,為1260萬噸。泰國、越南和韓國均是印度豆粕的傳統進口國,這些國家也可能青睞進口豆粕而不是大豆。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