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廈門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在公務碼頭啟動了2016年度伏季休漁監管執法的首日行動,這標志著廈門海域正式步入為期4個半月的休漁期。
首日未發現違反規定漁船
休漁期啟動首日,執法人員進行了海上巡航,昨日并未發現違反伏休規定的漁船。記者獲悉今年伏休期間,海洋部門將結合當前全省統一部署開展的“海洋藍劍2016-6”執法行動以及全市“110”聯動機制,實行24小時備勤制度,對廈門海域進行不間斷的伏季休漁巡航檢查,被查獲的違規漁船將按今年的漁船燃油補助政策減扣燃油補貼,確保全市實現“船進港、人上岸、網入庫、證集中”。
記者從海洋漁業部門了解到,今年福建省的伏季休漁政策與去年基本相同,全市休漁漁船總數達1058艘,全市捕撈漁船除了為數不多的持有釣業捕撈許可證的漁船外,絕大部分捕撈漁船都實行休漁。
我市魚鮮市場暫不受影響
據介紹,在昨日啟動的休漁期第一階段內,我市受限制的漁船類型較少,因此在5月份,我市的野生海捕魚市場暫時還不受影響。
不過,進入6月1日后,“伏休”對我市海鮮市場的影響將逐漸體現出來,根據伏休方案,在此期間,全省海域禁止刺網、桁桿蝦拖和籠壺作業,我市總共有831艘符合條件的漁船將停止捕撈。業內人士表示,受此影響,大約從6月中旬開始,巴浪魚、魷魚、帶魚、梭子魚、葉子魚、金昌魚、赤棕魚等平常很常見的近海野生海捕魚會越來越少,而市場空白則將由廣東、海南等地的養殖和冰鮮類水產品補充。供求關系影響價格,按照往年慣例,我市魚鮮價格可能普遍上漲二至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