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市農委了解到,2015年5月中下旬以來,揚州生豬價格進入了上漲的通道,春節后更是出現了“淡季不淡”的反常態現象,豬肉價格達到了5年來的歷史最高位。從目前來看,由于能繁母豬(產過一胎仔豬、能夠繼續正常繁殖的母豬)依然少,預計今年全年豬肉價格都會保持高價位。
揚州生豬數量減少
連續10個多月保持高價位
受前兩年養豬嚴重虧損的影響,生豬養殖數量處于歷史低位。目前,全市能繁母豬、生豬存欄持續下降。據統計,3月底,全市能繁母豬3.41萬頭,比去年同期少0.6萬頭;全市生豬存欄44.21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1.15萬頭。
今年一季度,揚州生豬價格呈節節攀升走勢。目前,我市優質肉豬平均收購價為19.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了8元多。而瘦肉率達到近6成的三元肉豬,平均收購價格高達20元/公斤,創201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據悉,從去年5月中下旬開始,生豬價格開始上漲,截至目前,生豬價格已高位持續運行了10個多月。
“豬周期”作怪
目前每頭豬可賺六七百元
生豬價格高位運行,而飼料價格反而下降了。目前,豬糧比價為9.8:1,遠高于6:1的盈虧平衡點;加之,生豬價格位于高價位,目前,每頭豬贏利水平可達600—700元。
據介紹,其實在這輪豬肉價格上漲并保持高價前,生豬行業已持續低迷了近兩年。其間,養豬無利可圖,大多養殖戶處于“深度虧損”狀態,這也迫使養殖戶減產甚至退出市場,最終導致市場生豬供應不足。也就是說,現在價格的上漲,是因為“豬周期”在作怪。
不會暴漲
今年底明年初或降價
眼下,生豬生產產能不足,恢復到正常水平尚需時日,全年生豬供應處于緊平衡狀態。正常情況下,從母豬培育到肥豬上市,一般需要15個月左右。如果母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留種,預計年底肥豬才能上市。因此,可以預測今年全年生豬價格仍會在高位運行。
對養殖戶而言,規模豬場補欄積極性較高,苗豬供不應求,一頭20斤的小苗豬,其售價達到800元左右的歷史高位。隨著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止跌,七八月份傳統消費淡季,進口豬肉增加,市民消費結構調整等綜合因素影響,生豬價格不會出現暴漲情況,并有望在年底至明年初降至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