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了解,珠三角地區生魚價格年后雖有少許上漲,但還是處于低迷狀態。2016年4月18日順德地區,生魚舊魚6斤炮頭,統級價格為6.4~6.6元/500g;新魚4斤炮頭價格為5.3~5.7元/500g。南海九江,不論新舊魚,4斤頭價格在5.5元/500g。江門地區,新魚4斤頭價格為5.5元/500g左右。中山地區,規格為3.7~3.8斤的價格為5.4~5.6元/500g。近幾日價格有0.2~0.3元的回落。總的來說,新魚價格微漲,老魚價格微跌。
生魚爛身泛濫成災,爛身魚價格低至0.3~1元/500g
據悉,目前珠三角的生魚存塘量仍然很多,年后雖然價格是有所上漲,但養殖戶惜售,不愿賣魚。而如今生魚價格不僅沒有得到回升,部分地區存塘生魚出現爛身現象嚴重,可謂泛濫成災,尤其是廣東佛山的南海九江、順德地區較為嚴重。
“南海九江生魚爛身現象十分嚴重,有的甚至全軍覆沒,到目前為止,仍未有有效治療方法。現在只能賣魚,而爛身魚價格低至0.3元/500g甚至更低。養殖戶一塘魚一般要虧幾十萬元。”佛山市某飼料公司區域經理陳名(化名)感嘆道。
佛山市順德區豐華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業務主任麥偉昌表示,今年生魚爛身情況相比往年要多,“在順德杏壇地區,據我知道的已經有10口塘有這種情況,更何況其他不知道的。聽說九江那邊的情況更加厲害,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嚴重的時候全塘都是爛身魚。順德倫教三洲我有一個客戶,6~7成以上都是爛身魚。現在那些爛身魚只能賣掉,價格在0.5~1元左右/500g。還有一位杏壇的養殖戶,出現有4成左右的爛身魚,統貨出售只有3元/500g(發病程度不同,處理價格也不一樣),養殖戶損失較大。”
當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南海九江、順德那么嚴重,其他地方情況表現要輕微一些,如中山、江門。
在中山地區,“這種爛身的情況比較輕微,這種情況不多見,沒有做預防措施的可能有零星發生。”中山一飼料經銷商謝老板表示。
江門地區,生魚養殖區域主要分布在鶴山古勞、江門棠下、荷塘、新會三江等地。據江門旺海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技術服務工程師龐在力介紹,目前江門地區生魚的投喂率都很低,去年放的苗大部分都不超過3斤頭,基本都還沒有出。2014年放的苗估計存塘量還有1-2成左右。
“在江門地區,爛身現象也有,但是并不是很嚴重,一般水肥(藻類豐度大)的魚塘情況稍好。不過上個月水霉病比較多。”龐在力對記者說道。他同時對引起水霉的原因做出分析,“水溫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水質問題,真菌感染引起;再者就是出魚拉網時,魚體受傷,傷口感染引起。”據龐在力介紹,水霉病基本是在冬春季節、水溫低的時候爆發,但隨水溫升高會逐步好轉。
據調查,其實目前不僅是生魚出現爛身病,黃顙魚、加州鱸等多種品種魚都有這種情況出現。
其實每年的這段時間,生魚都會出現爛身的現象,只是今年尤其嚴重,“往年這個時候生魚也會出現爛身現象,每年嚴重程度不同,前年很嚴重,去年卻很少出現這種情況,今年最為嚴重。”陳名說道。
為什么今年生魚爛身的情況如此嚴重?陳名覺得主要是天氣影響,“養殖戶一般事先也都有進行水體消毒預防,但并無明顯放果。”
“冬天有機質沉積,氣溫回暖,有機質發酵,藻類豐度差,水質惡化,加上傷口感染水霉,并繼發感染爛身。總之魚一旦出問題的時候,所有的情況都出來了。”龐在力則認為外部的水環境、天氣問題、水體中的有害病原菌以及魚體內部損傷、腸炎、肝膽病變等綜合因素引起,不能簡單的從某一兩個靜態的維度進行分析。
而麥偉昌也表示,爛身病主要是細菌感染引起,生魚出現爛身,一是養殖戶在越冬前未做好水質的管理;二是去年過冬溫度低,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引起魚體凍傷起水霉,這段時間氣溫逐漸上升,魚體身上長水霉的地方就開始出現爛身了。
投苗推遲,養殖熱情不高
由于終端消費和存塘量的影響,現在雖已到4月中旬,但生魚投苗才漸漸開始。“今年投苗整體有所推遲,往年正常來說3月底就開始投放“黑芝麻”(生魚魚花)。”麥偉昌表示。
“因為前段時間氣溫還沒上來,影響了母魚產卵孵化,現在已經有水花出來了。”陳名解釋道,“另外,今年部份養殖戶已經放棄投放生魚苗了。”
從目前的情況看,養殖戶的投苗熱情并不高漲。對此麥偉昌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存塘魚還有很多,成品魚價格較低,養殖戶虧本不想賣魚,導致今年沒空塘培育新苗;二是這兩年生魚養殖戶虧損太厲害,而且風險也比較大,從而轉養其他風險較低的品種;三是飼料經銷商資金緊張,經銷商對于今年新放養生魚養殖戶的賒欠資金進行收縮,沒有一半或者以上資金的養殖戶一般不進行賒欠。
從以上情況看,生魚價格沒有明顯的回升趨勢,而養到現在,新魚養殖成本在6元左右/500g,舊魚養殖成本在7.6元左右/500g。本來魚價就低迷,處于虧本狀態,如今部分地區生魚爛身病泛濫成災,養殖戶只能被迫賤價賣魚。在此種情形下,爛身情況嚴重的魚塘,養殖戶可以說是虧得血本無歸,這部分養殖戶對于今年繼續養殖生魚的信心估計已經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