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蒜你狠時隔6年卷土重來 蔬菜經紀人短期內暴賺百萬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55    
 

  這些蔬菜經紀人如何在短期內暴賺超百萬

  日益攀高的的蔬菜價格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望“菜”卻步——這在全國多個城市已經成為消費常態。

  在山東,王先生在一家包子鋪用餐時,此前免費提供的大蒜被要求按1頭1元錢付費,此事經媒體曝光后引發軒然大波。

  在內蒙古,細心的市民也突然發現,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大蒜突然價格高漲,其中,大蒜在2015年10月每公斤約6.8元,如今已經翻了一番多。

  沉寂6年之后,“蒜你狠”卷土重來?問題的源頭究竟在哪里?

  近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的供求失衡是導致大蔥、大蒜價格暴漲的主因,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價格上漲。專家建議,根治當下蔬菜價格“暴漲暴跌癥”,應把重心落在穩定供給量上。

  蔬菜經紀人“狠賺”超百萬

  100多噸的大蒜,在去年6月初收購冷藏時是每公斤4.6元,今年3月初全部銷出去時已經漲到每公斤10元——這筆生意,讓蔬菜經紀人孫文成“狠賺”了100多萬元。

  在與記者的通話中,山東大蒜經紀人孫文成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與山東相距1000公里的呼和浩特,大蔥、大蒜的價格也在一路攀升。

  王新是呼市東瓦窯菜市場的一名蔬菜批發商。

  他說,去年大蒜的價格每公斤不超過2元,且銷路困難,今年的大蒜不但價格漲了,而且銷售還很火爆。

  據了解,不僅是在呼和浩特,全國各地的大蔥、大蒜價格都在一路“瘋漲”。

  王新說,目前,呼和浩特市市場上的大蔥、大蒜幾乎全部來自北京新發地蔬菜市場,由于今年的新蔥、新蒜剛剛進入市場,價格高攀,同時由于去年的蔥蒜全國性的種植短缺,直接造成蔥蒜價格上揚。

  據了解,在4月14日,北京新發地蔬菜市場的大蔥每公斤平均7.44元,大蒜每公斤12.2元。

  王新稱,這些蔬菜進入呼和浩特市場后,大蔥的批發價每公斤10元,零售價每公斤12~14元;大蒜批發價每公斤13.6元,零售價每公斤16元。

  根本原因在于農產品供給的劇烈波動

  在記者采訪中,孫文成坦言,大蒜價格雖高,但是貨源充足,并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蒜價如此高漲?

  “從一個冷庫拉到另一個冷庫,幾十萬元就賺到手了”孫文成說,前幾年山東大蒜的價格較低,造成蒜農虧損,因此去年的大蒜種植面積減少明顯。

  孫文成坦言,做了20多年的經紀人,這么好的行情只在2009年出現過。今年的價格暴漲讓蒜商們賺得盆滿缽溢。在孫文成的身邊,很多蔬菜經紀人都在短期內變成了百萬富翁。

  孫文成透露,他和很多經紀人都是在去年5月左右開始收購大蒜的。大量的大蒜從農民手中收購后被直接運往冷庫存放,等到價格上漲后再出售。

  毫無疑問,今年價格暴漲的背后是種植面積的縮水。

  據了解,僅山東省金鄉縣一地,往年入庫量就在200萬噸以上,但是2015年只有140萬噸,其他產地如河南,往年入庫量在50萬噸,2015年僅30萬噸。

  “暴漲暴跌”行情背后的市場邏輯并不復雜:價低傷農,必然會導致下一年該農產品種植面積減少,從而孕育下一輪暴漲行情;價格暴漲會吸引農民紛紛擴大種植面積,又埋下了暴跌的禍根。

  資本炒作和農戶“追漲殺跌”固然是引發價格波動的直接原因,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在于農產品供給的劇烈波動給了資本可乘之機。如果每年供應量保持基本穩定,資本也就失去了可以炒作的“題材”。因此,治療“暴漲暴跌癥”,應把重心落在穩定供給量上。

  專家:鼓勵農民“抱團”建立專業合作社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此前曾表示,由于農業生產容易受自然氣候條件、生產周期性因素等影響,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預計不會出現全面、持續的價格上漲。也有資料顯示,隨著天氣好轉、氣溫回升,蔬菜生長速度將會加快,區域間調配也會更加順暢,市場供應量將明顯增加,預計4月中旬以后蔬菜價格將逐漸下降。

  即便如此,蔬菜價格周期性的暴漲暴跌已經成為一種“惡性循環”,這不僅讓身處其中的相關各方頭疼不已,同時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產生一定的“投機倒把”行為。蔬菜價格到底如何才能跳出暴漲暴跌的“怪圈”?對于這種情況,不少業內專家紛紛建言獻策提出自己的見解。記者發現,相關意見和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基層政府部門和協會組織應當在種植前后的各個環節,注意收集田間地頭、流通環節等各類信息進行匯總,然后通過權威的平臺發布信息,將各地各種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銷售量等情況及時向社會發布,讓農戶能夠及時、全面、準確地了解農產品市場信息和走勢,引導其規避“追漲殺跌”,根據市場需要來安排生產,并按照供需關系的變化適時作出調整。

  其次,鼓勵農民“抱團”建立專業合作社,將分散的小規模經營農戶組織起來,發揮規模生產的優勢。

  一方面,專業合作社可以對市場信息進行較為充分的收集和處理,從而為種植決策提供相對可靠的依據,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部門和協會組織采集信息。與此同時,專業合作社可以增強議價能力和市場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繞過中間商,直接與終端銷售渠道聯系,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第三,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國家收儲體系。目前我國只有針對稻谷、大豆、玉米等大宗農產品的收儲制度,尚沒有將綠豆、大蒜、大蔥等小宗農產品納入其中。雖然這些小宗農產品所占權重不大,但農產品的價格聯動性比較強,小品種的漲跌也可能帶動農產品市場的整體變化。因此,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考慮將市場的收儲制度擴大到小宗農產品領域。

  事實上,由于小宗農產品總量并不大,稍作儲備,就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