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蔬菜價格一路上漲,與此同時,豬肉價格也在飆升。4月18日,記者從吉安市畜牧獸醫局獲悉,4月以來,我市生豬價格已經漲到了10.2元/斤,同比漲幅超過60%,目前已是近四年最高價。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豬肉價格上漲?對市民、商家產生了什么影響?什么時候肉價才能回落?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訪。
豬肉上漲 市民表示影響不大
“老板,給我10元錢瘦肉。”“我要這根排骨。”“幫我從這塊肉切一刀,我買來紅燒。”……4月16日8時許,記者來到市中心城區贛江大橋下的一個臨時菜市場買肉,只見兩邊五六個豬肉攤熱鬧極了,市民們圍成一圈排隊買肉。家住吉州區創天頤園的羅奶奶告訴記者:“現在蔬菜都貴成這樣,一斤蔬菜也就吃那么一餐,豬肉則不一樣,買一斤,可以吃好多餐。豬肉價格漲那么幾元錢,對我們來說影響不大。”“豬肉漲得再貴,我們小家庭,一天也吃不了多少,所以基本上沒什么影響。”家住恒豐小區的彭先生告訴記者。
豬肉漲價對于餐飲行業來說影響卻是很大。4月19日,某單位的員工小曾告訴記者:“昨天的菜,加一些肉,還是7元一份,今天怎么就漲到8元了。”據該食堂阿姨透露,因為肉漲價了,所以從18日開始,加肉的菜都漲了1元錢。4月20日,記者在市城南汽車站附近一家早餐店點了一份肉炒粉,老板告訴記者,由于肉價上漲,所以每份加肉的粉、面都漲了1元。
市場行情好 肉販每天提早收攤
據了解,肉價從去年4月份開始回升,隨后一路上漲。今年3月底,生豬價格突破了10元/斤。4月16日9時許,贛江大橋下的臨時菜市場一劉姓屠夫告訴記者:“生豬價格一路上漲,肉價不得不上漲。雖然肉價上漲,但是市場行情還是很好,連續一個星期來,我每天提早一個多小時收攤呢!”
記者走訪市中心城區多家超市后,發現買肉的市民比購買蔬菜的要多,而且很多人是先賣肉再買蔬菜。家住中環小區的林阿姨可是某大型超市的忠實客戶,她告訴記者,自從蔬菜價格飆升后,買肉都要提早半小時去,否則挑選不到合意的肉。
相關部門:三大原因致生豬價格上漲
4月18日,記者來到吉安市畜牧獸醫局。該局副局長朱淑琴向記者介紹,2015年以前,生豬價格跌到了低谷,當時大概只有5.0元/斤。從去年4月開始,生豬價格又慢慢回升。今年3月底開始,價格升到了4年以來最高值,同比增長60%以上,價格達10.2元/斤。
朱淑琴表示,生豬價格之所以一路飆升,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環保壓力大,趨向智能化管理。現在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對于畜牧養殖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一兩年來,很多地方都實施畜牧禁養管理,很多養殖戶被迫關閉養殖場,這也導致后來的養殖戶很難選到合適的場地。當養殖戶選購到合適的場地后,環保部門、附近村民都會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的監管,所以,現在生豬養殖場的投入成本大大提高。其次,天氣寒冷,生豬成活率低。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市陰雨天居多,溫度一直不高,這對畜牧業影響也很大。天氣寒冷,生豬生長發育速度變得緩慢;長期陰雨天,養殖場地面潮濕,導致母豬繁殖能力變差,而且生下來的小豬也容易死亡。寒冷天氣也增加了養殖場對生豬的保暖保溫成本。第三,穩定養豬量,提升養殖水平。從去年開始,我市對畜牧養殖這塊實行標準化管理,穩定養豬量,提升養殖水平,人工工資的上漲,也增加了生豬的成本。
據朱淑琴介紹,本來按照生豬的市場價格漲幅規律,大約30個月為一個周期。對于現在的生豬市場,周期還是有,但是已經找不到規律。隨著養殖技術水平越來越先進,養殖的結構調整,下個周期將會更長、更理性。據相關推測,下半年,豬肉價格或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