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國內普麥價格持續走高,其中膠東地區制粉企業普麥采購價格漲到了2600元/噸,一個半月時間上漲100元/噸左右。在下游制粉企業全行業持續虧損以及小麥飼用、制酒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普麥價格為什么會一路上行呢?
“盡管麩皮出廠價從700—760元/噸反彈到了800—840元/噸,一些企業面粉出廠價也上調了不少,但大部分制粉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河南省濮陽市面粉生產商張慧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小麥下游市場情況來看,國內普麥價格缺乏上漲動力,而目前之所以上漲,主要是當前市場供應出現了問題。
據記者了解,2013年、2014年國內小麥收獲季節,大部分小麥產區出現了陰雨天氣,這兩年所產小麥質量均下降,各地收購入庫的普麥中芽麥占比較大,這些普麥不適宜制粉企業用作生產原料。2015年,黃河以南產區在小麥收獲季節又出現了陰雨天氣,這些地區所產小麥發芽率偏高。由于國產小麥質量連續三年均出現下降,這造成了市場上質量較好的普麥供應偏緊。更為重要的是,2015年黃河以北產區所產質量較好的普麥大部分進入了臨儲倉庫,且至今有關部門沒有進行競價銷售,這更加劇了質量較好的普麥供應緊張的程度。
據山東省濟寧市小麥貿易商張健介紹,此次國內普麥價格上漲是從質量較好的普麥市場開始的,隨后帶動質量較差的普麥價格也不斷上行,最終提高了普麥市場的整體價格水平。從當前市場狀況分析,國內普麥市場供應和價格漲跌存在區域性的特點。目前,湖北、江蘇、陜西等產區市場供應充足,價格運行平穩。河南、河北等產區質量較好的普麥供應趨于緊張,價格穩中有升。山東省普麥供應偏緊,價格上漲較快。
通過記者走訪發現,當前國內小麥市場整體供應充足,但“好貨少、孬貨多”的現象日益明顯,制粉企業為了采購到符合加工用的原料,只好提價采購,大部分制粉企業之所以虧損還堅持生產,主要是為了保市場,保下游客戶不流失,至于未來還可以堅持多久,很多制粉企業自己也說不清。
“如果普麥市場供應與需求質量不匹配的現象一直存在,那么普麥價格還會上漲,最終可能會導致面粉價格上漲。”張慧軍告訴記者,制粉企業不可能一直虧下去,后期要么停產,要么提高產品出廠價。另外,小麥價格上漲傳導到面粉市場還有一個過程。
另據記者了解,2月下旬至今,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土壤表墑不足,這不利于小麥生長發育,市場擔憂今年小麥產量可能不及往年,部分小麥貿易商存在惜售心理,這加重了市場的看漲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