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2010年,市場上的新名詞流行起來:“姜你軍”“蒜你狠”“糖高宗”“向前蔥”和“豆你玩”之類,時隔6年后,豬肉價格創下新高,大蔥、大蒜價格同比翻番……高漲的農產品價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豬周期”“蒜你狠”“向錢蔥”再現江湖,各地叫苦不迭。
而就在兩年前,我國河北、海南、河南等多地出現豬肉價格下跌、蔬菜滯銷局面,菠菜、芹菜、萵筍等價格持續走低,有的甚至跌到幾分錢一斤。為何近期菜價肉價持續高漲?價格還將“飛”多久?記者就此進行了實地調研。高達18元一公斤的大蒜,曾讓“蒜你狠”成了2010年度的流行語,而眼下的蒜價則和當年如出一轍。13日,記者走訪冰城農貿市場、蔬菜超市了解到,白皮蒜均價8元/斤左右,而紫皮蒜13-15元/斤,哈達果蔬批發市場于經理表示,大蒜價格超往年同期四成多。
黑龍江
冰城“蒜你狠”8塊一斤了
“今年這大蒜太貴,一頭蒜將近兩塊錢。”在道外安華街附近一處市場上,一位大娘挑了半天,最終入手了兩頭蒜。在香坊司徒街早市上,白皮蒜一斤多在8元左右,紫皮獨頭蒜賣到了13-15元,記者看到,買蒜的市民不再論斤稱,而是按“頭”買。在中山路上一家超市里,品相上佳的白皮蒜售價高達9.98元一斤。
哈達果蔬批發市場于經理介紹,目前哈市大蒜絕大多數來自山東。“目前哈達的白皮大蒜批發價在6.5元左右,紫皮蒜在9-10元左右,照去年都上漲了近四成。”哈達大蒜批發商李富強告訴記者,去年山東個別產蒜縣因寒潮減產近20%,“鮮蒜收購價就2.4-2.7元,今年出庫價在4元以上才能保本。”
在市場上,記者也發現了新大蒜的蹤跡,但價格同比也偏高。在道里江橋胡同附近菜市場,一些商戶將新蒜8元一斤寫在了紙板上。一位蔬菜商販告訴記者,目前新蒜大多來自云南昆明等一些早熟品種,今年老蒜的價格偏高也影響了新蒜價格。一些商販表示,如今年新蒜量大的話,老蒜的價格也有可能回落。
全國蒜頭批發價格由今年1月1日的8.44元每公斤上漲到4月1日的11.87元每公斤,為近5年來的最高點。6年之后,蒜價持續上漲,再次卷土重來。
山東
“蒜你狠”卷土重來 吃包子要蒜得加錢
看官,您如果到小吃店點了包子或者餃子,是不是習慣就著店家提供的免費蒜泥甚至蒜瓣?山東人吃包子不就大蒜,簡直沒味。可如今這免費的大蒜都變故了。
蒜你狠,蒜你狠!在濟南吃包子要蒜都得加錢了。
廣東
“蒜你狠”短期你還得忍著
數據顯示,2012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間,我省大蒜價格整體處于下降周期。因蒜價行情長期低迷,蒜農普遍縮減了種植面積,導致去年新蒜產量下降,市場供應趨緊,“蒜周期”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轉入上升通道,加上蒜商因行情向好,惜售心理濃厚,進一步推動大蒜價格持續走高。
從短期來看,由于上年度新蒜產量較低,加上庫存蒜銷售已近尾聲,市場庫存相對減少,因此在新蒜上市前的4~5月份間,我省大蒜價格仍將維持在高位運行。專家分析,隨著今年新蒜6月份陸續成熟上市,在不出現因災大幅減產的情況下,預計下半年我省大蒜價格有望趨穩回落,“蒜周期”或重回下降通道。
廣州
零售價最高漲到了22元一公斤!市民驚呼“吃不起”
“隱居”6年之后,“蒜你狠”重出江湖。記者昨日多方了解發現,無論批發還是零售,廣州市場大蒜(蒜頭,下同)價格普遍上漲,批發價最高漲到了17元一公斤,零售價最高漲到了22元一公斤!市民驚呼“吃不起”。記者從廣州大道北一帶的幾個肉菜市場了解到,近半個月以來,大蒜價格普漲。記者走訪的幾個肉菜市場,價格便宜的也要18元一公斤,貴的則要20元一公斤。
“拿貨貴,我們也沒有辦法。”白灰場肉菜市場蔬菜零售商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去批發市場拿貨每公斤大蒜就要16元。
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官方網站“菜籃子價格”查詢發現,廣州市場上的大蒜價格,無論批零,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一級批發市場如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昨日大蒜平均批發價為10元一公斤,最高則要12元一公斤,最低也要9元一公斤。二級批發市場則更貴。如荔灣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公斤大蒜均價高達17元。零售市場如石牌市場,每公斤大蒜平均價格為18元,東川新街市則要22元一公斤。
誰是這一輪“蒜你狠”的最大贏家?
儲蒜商老陳:這一季至少賺600萬
租個冷庫存大蒜,多的賺上億元,少的也幾百萬
4月12日中午,濟南市民王先生在省城歷山路一家包子鋪用餐時,此前免費提供的大蒜被要求按1頭1元錢付費。此時,該市棋盤小區農貿市場內,大蒜的價格被標為“每斤10元”。
當消費者和許多飯館為沉寂6年的“蒜你狠”叫苦不迭時,濟寧金鄉、菏澤巨野、臨沂蘭陵一帶的儲蒜商卻在為這波不期而至的高蒜價拍手稱快。這些每年都像炒股一樣租用冷庫囤積大蒜的商人們,迎來了難得的“好年景”:每存一斤蒜可以賺到3-5元錢。“賺得少的有幾百萬元,多的可達上億,賺幾千萬是正常情況。”一位業內人士說。
做了多年儲蒜商的陳先生就是“蒜你狠”的受益者,在這次漲價潮中,他四次進貨,存了370萬斤大蒜,在手里剩余的少部分蒜賣完后,至少能賺到600萬元。
買賣鮮蒜 小賺百萬
去年鮮蒜上市后,陳先生從5月20日開始“吃進”,兩周內,以一斤1.5元的價格共收購了100萬斤剝皮鮮蒜。“這100萬斤鮮蒜直接入庫了,在冷藏庫里可以保證鮮蒜的新鮮度,跌秤(即水分流失而導致減少的重量)非常少,也就是7%,拿出來跟從地里剛挖出來的鮮蒜沒什么區別。”
這一批鮮蒜,陳先生于去年的8月份、9月份,全部賣出。“因為是鮮蒜,和干蒜的儲存情況是不一樣的,8月份、9月份賣出正好,如果時間再長一點,就會發芽,質量會受到影響。”
陳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這批鮮蒜的成本賬。冷庫的儲存成本大約為一斤2毛錢,每斤跌秤成本大約為1毛到1毛5,再加上利息等費用,每斤鮮蒜的成本大約為在收購價的基礎上加4毛錢,即最終成本價為一斤1.9元。
這批鮮蒜,陳先生的賣出價格為一斤2.6元到3元不等,也就是說陳先生投入150多萬,三個月后凈賺了100萬元左右。
這輪“蒜你狠”去年8月初起步
在去年5月份鮮蒜的價格是相對便宜的,但隨著時間的增長,鮮蒜不斷流失水分,隨著重量的減少,大蒜的價格會越來越貴。記者了解到,鮮蒜變成干蒜以后,跌秤率為50%到60%,即以一斤1.2元收購的鮮蒜晾干以后,干蒜成本價約為一斤2.4元到2.6元。
“去年6月18日我就開始著手收蒜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大蒜就是干蒜了,可以入庫了。”陳先生去年6月18日準備著手收干蒜,6月20日收的第一批干蒜是6公分的,價格一斤2.6元。
到了去年6月底,6公分干蒜的價格漲到了一斤2.7元到2.8元。到7月15日,6公分大蒜的價格漲到了一斤2.9元到3元。在干蒜不斷漲價的過程中,陳先生陸陸續續地收購了170多萬斤干蒜。
從7月底8月初開始,干蒜價格逐步地回落到了一斤2.6元。“此時價格回落是正常的,一方面農戶手里剩下的干蒜質量下降,同時一批儲蒜商手中的資金緊缺了,收蒜的人也就少了,價格自然回落了。”
看到價格回落快,陳先生在8月初又收進了20萬斤的干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