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動不動就賣七八塊一斤的蘋果,現在咋只賣5塊多了?”近日,家住長沙市岳麓區觀沙嶺的周女士到小區買水果時發現,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蘋果便宜了三成。對此,農業部近期還組織了“蘋果電商銷售月行動”,并取得不錯效果。
百元可多買六七斤
周女士介紹,因為家人都喜歡吃蘋果,而且蘋果又屬于健康食品,所以她幾乎每周都會去大超市、水果店買上幾斤,只是近兩年節節攀升的蘋果價讓她感覺有點“吃不起”。“就拿普通的紅富士來說,最初只要6元/斤,后來高的時候接近10元/斤。”
但最近她發現,小區水果店里的紅富士蘋果每斤竟只賣5元多了。本只打算買三斤的她忍不住多買了3斤。“感覺太便宜了,像撿了便宜一樣。”周女士算了筆賬,按去年9元/斤的蘋果價格算,100元只能買11斤蘋果,現在的價格就可以多買六七斤了。
在長沙,與周女士有同樣感受的不在少數。“清明節回老家時發現,家里以前10元3斤的特價蘋果,現在只要1.5元/斤了。” 同樣家住觀沙嶺的王女士說。據商務部主辦的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網站顯示,長沙馬王堆批發市場的紅富士蘋果在今年2月14日的批發價格是13元,4月7日的批發價是9.2元/公斤,下降29%。
擴產、囤貨被指是主因
因為長沙并非蘋果主產地,所以蘋果大多都來自北方。長沙的蘋果價格都開始大幅下降,北方的蘋果市場又怎樣了呢?
據國內多個媒體報道,目前山東、安徽等蘋果產地都遭遇了蘋果滯銷的局面。據了解,山東蘋果在去年蘋果大量上市時,果農以3.2元/斤出售,緊接著價格一路下滑,現在降到1.6元/斤,而且有價無市。今年,山東多地面臨“價低賣難”困境,僅淄博市沂源縣就有5億斤蘋果儲存在冷庫待售。
“一方面,近年國內蘋果不斷擴產;另一方面,去年國內蘋果豐收,使得目前蘋果整體供大于求。”業內專家解釋道。沂源縣農業局局長耿益民表示,去年適逢蘋果生產“大年”,就沂源來說,蘋果總量比上一年度增產20%至30%。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不少蘋果商販養成了囤貨、惜售的習慣,導致蘋果價格節節攀升,市場價格出現虛高。此外,還有人認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出口減少等不利因素也是蘋果價格下浮的間接原因。
助力
借助電商,效果不錯
眼看蘋果滯銷,果農叫苦,近期農業部組織開展“蘋果電商銷售月行動”。該行動從4月3日持續至5月3日。據了解,目前已經有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云商、網庫等電商們紛紛響應,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電商服務,進行互聯網賣蘋果。“僅3天多時間,我們線上和線下總共銷售了近500萬斤蘋果。”某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開展幾天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有效帶動了國內蘋果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