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豬預警系統的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3月30日,全國出欄瘦肉型生豬價格均價至19.7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12.44元/公斤,漲58.76%。國內豬價經過短暫回調之后,近兩日再次漲至上周所創造的歷史高點,并逐步企穩震蕩調整,各地豬價均以小幅調整為主。清明節臨近,生豬市場的供需格局將如何影響豬價呢?
一方面,生豬市場的供應依然處于偏緊的局面。經過前兩年的深虧后,生豬產能恢復緩慢,生豬供應緊缺。而且養豬業依然受到仔豬腹瀉和五號病的糾纏,局部地區也有藍耳病疫情爆發。受到產能下降以及疫病的影響,生豬供應處于緊缺局面,而且短期內難以恢復,業內預計生豬出欄量在今年8月份前難有明顯的改變。
另一方面,生豬市場需求處于傳統的淡季,盡管本周末將進入傳統節日清明節,節日期間祭祖對豬肉需求增加,豬肉消費量將有小幅度的回升,但由于豬肉價格處于歷史高點,豬肉的消費部分被雞肉、牛肉等替代。相關消息顯示,目前揚州的豬肉每日消費量同比去年下降了30%。所以,即便清明節前,豬肉的消費有所回升,但恐怕難以與去年同期相比。
生豬供應緊缺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恢復,下游豬肉的需求受清明節消費的提振將有短暫性的回升,養殖戶對后市預期良好,加之上周豬價的下跌增加了出欄量,養殖戶壓欄,觀望和惜售情緒濃厚,繼續利好豬價。但由于高成本、低需求令屠宰企業承受雙方面的壓力,雖有壓價意愿,但難有成效,經營虧損下又不甘愿提價,多以觀望為主,掣肘豬價上行空間。供需雙方觀望、博弈情緒濃厚,受此影響,短期內國內豬價高位持穩盤整后,或還有小幅上揚空間。